时间,这无形无质却又主宰一切的洪流,终于在公元1999年12月31日,逼近了那个属于全人类的、独一无二的刻度。北京时间晚上八点整,一个被精心选定的时刻,整个中国的目光,乃至全球无数双眼睛,都通过卫星信号,聚焦在了北京西郊的中华世纪坛。
夜幕下的中华世纪坛,如同一艘巨大的、准备启航驶向新千年的时光之舟。青铜甬道在灯光下闪烁着幽远的光芒,象征着逝去的千年历史;而高耸的时空探针,则直指深邃的夜空,寓意着对未来的无限探索。坛体周围,早已是人山人海,旗帜招展,一张张激动期盼的面孔在寒冷的冬夜里泛着红光。
中央电视台的镜头牢牢锁定着坛体上方那巨大的倒计时显示牌。红色的数字,在漆黑的夜幕背景下,如同跳动的心脏,每一次闪烁都牵动着亿万人的神经。现场,数万人聚集在一起,尽管寒风凛冽,却无人退缩,一种难以言喻的庄严与兴奋在空气中激荡。主持人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也透过电视信号,传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观众!各位同胞!全世界的人们!我们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千年!”
“这是一个历史的时刻!这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时刻!”
“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这一刻,仿佛有一股无形的电流,瞬间连通了分散在中国各地的林家人。无论他们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拥有怎样不同的人生轨迹,此刻,他们都做出了同一个动作——屏息凝神,将所有的注意力投向了同一个光源:电视屏幕上那跳动的红色数字。
北京,未名湖畔。 林雪和徐航、Sarah以及同学们紧紧挤在一起,仰头看着临时架设的大屏幕。喧嚣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心脏“砰砰”跳动的声音。林雪下意识地抓紧了旁边同学的手臂,眼睛一眨不眨,心中充满了对新时代最纯粹的向往和身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十!”不知是谁带头喊了出来,瞬间引爆了全场!
深圳,五洲宾馆宴会厅。 优雅的乐队停止了演奏,交谈声戛然而止。所有政商名流,包括林向洋和陈静,都转向了宴会厅前方巨大的投影屏幕。林向洋手中还端着那杯香槟,却忘了饮用,他紧紧握着陈静的手,目光灼灼。窗外,地王大厦的激光秀也仿佛配合着节奏,闪烁着倒数数字。“九!” 有人低声跟着念出,随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声音汇聚成一股沉稳而有力的潮流。
西北,“金湾”基地食堂。 嗑瓜子的声音消失了,闲聊停止了。林卫东、赵庆兰、马志军、冯源和所有留守的职工家属,无论是坐着的还是站着的,都挺直了腰板,目光聚焦在那台色彩不如深圳鲜艳、却同样承载着历史信号的电视机上。砖茶的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一张张朴实而专注的脸。“八!” 马志军瓮声瓮气地跟着喊了出来,带着戈壁滩特有的粗犷。
江城,林家老屋客厅。 林瀚章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了身体,周文瑾则紧张地攥紧了手中的遥控器。老花镜后面,林瀚章的目光深邃,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这历史转折的每一个细节。周文瑾嘴唇微微翕动,无声地跟着念着那越来越小的数字。“七!” 窗外,传来邻居家电视里传来的同样倒计时的回响,与老屋内的声音隐隐重合。
“六!”
“五!”
“四!”
数字越来越小,时间仿佛被压缩,气氛紧张到了极致。全中国,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屏幕前,亿万人民的心跳仿佛在这一刻同步。
“三!”
声音变得更加响亮,更加整齐,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和喷薄欲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