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冯源,各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咱们这儿,比不了北京的底蕴,也比不了深圳的繁华。”
大家都安静下来,看向他。
“但是,”林卫东的语气变得坚定,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咱们脚下这块地方,关系到的是国家的天空,是民族的尊严!过去是,现在搞‘军转民’,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依然是!”
他举起茶杯:“咱们可能看不到外面那么绚烂的烟花,但咱们手里打磨的每一个零件,计算的每一个数据,都是在为这个国家,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添一块砖,加一片瓦!这杯茶,我敬大家!敬咱们的坚守!祝愿咱们基地在新世纪越来越好,祝愿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情感表达。但这番话,却说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
马志军立刻端起杯子站起来,激动地说:“卫东说得对!咱们这儿,干的活儿不显山不露水,可分量一点儿不轻!敬坚守!敬国家!”
冯源和其他人也纷纷举杯起身,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被理解的激动和使命感:“敬坚守!敬国家!”
“祝愿基地更好!国家更强!”
以茶代酒,情谊却比酒更浓。清脆的茶杯碰撞声在食堂里回荡,伴随着外面戈壁滩上呼啸而过的风声,仿佛一曲雄浑的伴奏。
茶话会散场时,已近午夜。众人互相道别,三三两两走回各自的家属楼或宿舍。戈壁滩的夜空,因为远离城市光污染,繁星格外清晰明亮,银河如练,横贯天际,壮美得令人窒息。
林卫东和赵庆兰并肩走在熟悉的路上,哈出的白气迅速消散在冰冷的空气中。
“时间过得真快,眼看就是新世纪了。”赵庆兰挽着丈夫的胳膊,轻声说。
“嗯。”林卫东抬头望着璀璨的星空,那里是他们无数个日夜奋斗所指向的远方,“不管时代怎么变,有些东西,总得有人守着。”
他们的庆祝方式,低调而深沉。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盛大仪式,只是围坐在一起,回顾过去,祝福未来。然而,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林卫东”和“赵庆兰”,构成了国家最坚实的根基。他们的坚守,本身就是对新时代最庄重、最可靠的承诺。这份承诺,如同戈壁的磐石,沉默,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而在千里之外的江城,两位老人也正通过电视屏幕,回望着他们几乎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