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123章 父亲的沉默与认可

第123章 父亲的沉默与认可(1 / 2)

时间是最有力的雕刻师,它不仅改变着山河面貌,也悄然重塑着人们内心的认知与情感。对于林瀚章这样一位将毕生奉献给国家重工业建设的老工程师而言,观念的转变尤为艰难,却也并非铁板一块。儿子林向洋送来的那些现代化电器,像几颗投入他平静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不汹涌,却持续扩散,慢慢松动着他坚守一生的价值堤坝。

林瀚章退休后的生活规律而简单,读书看报,散步遛弯,关注新闻。但自从家里有了彩色电视机和电话,他接收信息的渠道和内容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以前,他主要通过《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收音机获取信息,视角宏大,偏重政策和国际形势。现在,彩色电视机带来了更直观、更鲜活的画面。他看到了深圳、浦东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看到了乡镇企业如火如荼的生产场景,看到了高速公路不断延伸,看到了普通老百姓脸上洋溢着的、对改善生活的渴望和满足。这些画面,与他所熟悉的、那个讲究计划、纪律和奉献的工业世界,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观念冲击。

他依然不太主动给林向洋打电话,但周文瑾和小儿子通话时,他会坐在不远处的沙发上,看似在看报纸,耳朵却捕捉着电话那头只言片语的信息。

“……项目在福田,对,已经开始打地基了……”

“……是解决了不少住房问题,很多以前住筒子楼的都改善了……”

“……李董那边资金到位很及时……”

这些零碎的信息,与他从电视新闻里看到的房地产热潮、安居工程报道相互印证。他开始模糊地意识到,小儿子的生意,似乎并不完全是他曾经鄙夷的“倒买倒卖”、“投机钻营”,而是在参与一种实实在在的、能改变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的建设。

观念的松动,更来自于身边切切实实的变化。

一天,他在厂区老家属院散步时,遇到了以前的老同事,也是他的老下属,退休钳工王师傅。王师傅红光满面,拉着他兴奋地聊天。

“林工,听说你家向洋在深圳搞房地产,搞得很大啊!”

林瀚章含糊地应了一声。

“哎呀,有出息!咱们厂里以前那个小李,你还记得不?他儿子去年结婚,就是买的向洋他们公司盖的房子!听说质量不错,价格也公道,解决了大问题了!现在年轻人结婚,没个像样的房子可真不行!”王师傅啧啧称赞。

林瀚章默默听着,没有反驳。解决住房问题,这确实是好事。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分房子的艰难,一家几口挤在小小的筒子楼里。如果那时候有更多像儿子这样的公司盖房子,或许很多家庭的居住条件能早点改善。

另一件让他触动的事,是关于大儿子林卫东所在的“金湾”基地。在与林卫东的通话中(现在家里有电话,联系确实方便多了),他得知基地因为“猎鹰”摩托车发动机等民品项目效益好转,不仅补发了之前拖欠的部分奖金,还用赚来的钱修缮了职工俱乐部,更新了一批老旧的实验设备。

“爸,多亏了向洋之前提醒我们要注意成本控制,我们改进思路后才打开了市场。”林卫东在电话里不经意地提了一句。

这句话,让林瀚章沉默了许久。小儿子的商业思维,竟然间接帮助了大儿子单位的军转民项目走出了困境?这与他之前认为的“铜臭”只会腐蚀人心的想法,产生了不小的偏差。

甚至,他还从老伴周文瑾那里听说,林向洋以公司名义,赞助了原来江城老厂里一批退休老职工组织的一次短途旅游活动。这件事不大,却让那些曾经为工厂奉献一生的老伙计们高兴了很久,纷纷夸林瀚章养了个有出息又念旧情的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