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框架搭起来,人才是关键。林向洋深知自己半路出家,在专业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上有所欠缺。他决定招聘一些有学历、有冲劲的年轻人。
在人才市场的招聘摊位上,他遇到了前来应聘的应届大学生小杨。小杨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戴着眼镜,略显青涩,但眼神干净,对深圳的未来充满憧憬,言谈间透着扎实的专业功底。
“为什么想来做房地产?”林向洋问。
“我觉得这是一个能参与塑造城市未来的行业!”小杨的回答带着学生气的理想主义,却也真诚,“深圳发展这么快,我想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印记。”
林向洋看到了小杨身上那种与自己当年相似的热情和潜力,当场拍板录用。小杨的加入,给这个初创团队注入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新鲜血液。林向洋让他从项目助理做起,参与市场调研和图纸分析,有意培养他。
公司的第一个实质性动作,是参与一块位于福田区边缘的工业用地转商住用地的拍卖会。这块地面积不大,位置在当时看来也并非核心,但对于“向荣公司”来说,是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
拍卖会现场的气氛,让林向洋终身难忘。大厅里座无虚席,各路开发商代表济济一堂,空气中弥漫着金钱和欲望的气息。拍卖师站在台上,口若悬河,台下举牌此起彼伏。
“5000万!”
“5500万!”
“6000万!”
价格一路飙升,每一次举牌都意味着真金白银的投入。林向洋也参与了竞价,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随着价格的攀升而加速,血液在血管里奔涌。那种掌控巨额资金、参与城市资源分配的感觉,让他血脉贲张,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征服欲油然而生。
虽然最终这块地被一家实力更雄厚的老牌国企拿下,但这次经历让林向洋真切地触摸到了房地产行业的核心战场。他不仅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要在这个领域大干一场的决心。
回到公司,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传真机的吱吱声、员工讨论项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派繁忙景象。林向洋站在办公室的玻璃幕墙前,看着脚下这片沸腾的土地。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真正到来了。几年前那个在低谷中挣扎的落魄青年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踌躇满志、准备在时代浪潮中乘风而起的弄潮儿。而与此同时,他的哥哥林卫东,也在西北的基地里,凭借着南巡讲话的东风,推动着他们的“猎鹰”项目,迎来了关键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