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92章 迟到的春风

第92章 迟到的春风(1 / 2)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消息,像一道强烈的电弧,在“金湾”基地压抑已久的沉默中击打出耀眼的火花,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积压了太多年的干柴。期待、焦虑、难以置信的狂喜,以及深怕希望再次落空的恐惧,种种情绪交织翻滚,让基地的空气仿佛都带电般滋滋作响。

人们依旧按时上下班,山洞里的机器依旧轰鸣,但所有人的心,早已飞越了重重山峦,飞向了遥远的北京。每一次电话铃声响起,每一次有吉普车驶入基地,都会引来无数道紧张追随的目光。他们在等待,等待那声惊雷之后,真正能带来万物复苏的春风。

等待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每一天都像是在煎熬。私下里的议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开始大胆地预测会议的内容和可能带来的变化。基地的领导层似乎也意识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躁动,没有像过去那样严厉压制,反而表现出一种默许的姿态,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终于,在一个依旧刮着冷风的清晨,基地的大喇叭没有像往常一样播放起床号,而是传出了一个异常严肃而郑重的通知:

“全体职工请注意!全体职工请注意!今天上午九点,在礼堂召开全体大会!传达重要中央文件精神!任何人不得缺席!重复,任何人不得缺席!”

通知重复了三遍。每一遍,都像重锤敲在人们的心坎上。

来了!终于来了!

那一刻,几乎所有听到通知的人,无论正在做什么,都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食堂里正在吃早饭的人放下了筷子,车间里正准备开动机器的人按住了开关,宿舍里正在整理内务的人站直了身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凝固的寂静,只剩下心脏砰砰狂跳的声音。

九点还不到,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还是年轻的技术员,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所有人都早早到来,自觉地找到位置坐下。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看书看报,每个人都挺直腰板,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主席台,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渴望和庄重。

林卫东、马志军和徐工坐在中间靠前的位置。徐工不停地调整着坐姿,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显得坐立不安。马志军则伸长脖子,眼睛死死盯着空无一人的主席台,仿佛想用目光把那份文件提前拽出来。林卫东看似平静,但紧握的拳头和微微抿起的嘴唇,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涛汹涌。

礼堂里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这种集体的、压抑的沉默,比任何喧嚣都更能体现此刻的紧张与期待。

九点整,基地的领导们神情严肃地走上主席台。令人略感意外的是,走在最中间的,并非一向主持政治工作的刘代表,而是基地的新任政委。这位政委年纪稍轻,戴着眼镜,看起来更像个文职干部。而刘代表则跟在后面,脸色依旧严肃,但仔细看去,那严肃中似乎少了几分以往的冷硬,多了几分复杂的、难以解读的情绪。

新任政委走到话筒前,目光扫视台下。他没有像往常开会那样先讲一堆政治形势,而是直接拿起一份厚厚的、印着红色抬头的文件。

“同志们!”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礼堂,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现在,向大家传达《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

“邓小平”三个字一出,台下所有人的脊背都不由自主地挺得更直了!

政委开始照本宣科。他读得很慢,很认真,每一个字都力求清晰。文件很长,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台下的人们屏息凝神,每一个字都如同甘露,滴入他们干渴已久的心田。这些道理,他们何尝不懂?但在过去,却很少能如此正式、如此正面地被强调。

接着,政委读到了最关键的部分。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变得更加有力,仿佛要确保每一个字都烙印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