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52章 石师傅的“尺子”和“眼睛”

第52章 石师傅的“尺子”和“眼睛”(2 / 2)

他们甚至用最土的办法——涂抹一层极薄的红丹粉,然后轻轻模拟啮合,通过印记来判断未来的接触情况。

每一个数据,都来自无数次反复的 anual (手动)测量和比对。车间里异常安静,只剩下金属工具轻微的碰撞声、老师傅们简短的指令声、以及林瀚章飞快摇动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的咔哒声。

汗水从他们的额角滑落,滴在冰冷的钢铁上,瞬间蒸发。他们的眼睛因为长时间极度专注的观察而布满了血丝。吃饭都是轮流着快速扒拉几口冷掉的窝头,就又立刻回到岗位上。

小山东负责最关键的轴承座洼窝的测量。他伏在冰冷的钢件上,像一尊雕塑,屏住呼吸,用一把特制的、极薄的卡尺,一点点地探测着洼窝内部的尺寸,每测一个点,就报出一个数据,旁边有人立刻记录。他的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什么,额头上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知道,哪怕手抖一丝,测出的数据就可能谬以千里。

“这里,洼窝左下第三螺栓孔偏右0.5丝…”

“水平方向,前侧比后侧低…大概…1.5丝…”

数据被不断汇总到林瀚章那里。他飞快地计算着,试图在脑海中构建出这个庞大部件的三维模型和偏差态势。冯技术员则对照着那些残缺的基础图纸,试图理解设计意图。

过程极其缓慢,挫折不断。常常是测了半天,计算结果显示偏差巨大,不得不推倒重来。有时因为环境温度变化导致金属微量热胀冷缩,之前测的数据又得作废。

有人开始嘀咕:“这得测到猴年马月去啊…”

“这土办法能行吗?别最后瞎忙活一场…”

石师傅听到了,也不生气,只是直起腰,捶了捶后背,沉声道:“急什么?咱们的手就是尺子,咱们的眼睛就是标准!他们信机器,咱们信自个儿!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一百遍!这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还能让它给难趴下?”

他的镇定和坚持,感染着每一个人。是啊,除了这个“笨”办法,他们还有什么退路呢?

慢慢地,奇迹开始发生了。

经过数以万次计的测量、记录、计算、校核,那台庞大轧机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尺寸”和“偏差地图”,竟然真的被这群不服输的中国工匠,用最原始的工具和难以置信的耐心,一点点地、精准地“摸”了出来!

林瀚章根据海量的测量数据,绘制出了详细的补偿加工和调整方案。哪里需要加垫片,加多厚;哪个螺栓需要调整,调整多少;液压千斤顶顶在哪里,用多大力…全部都有了精确的量化依据。

石师傅看着林瀚章计算出的最终数据,那双看了一辈子钢铁的老眼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像一位即将发起总攻的将军,对精心挑选出的安装队员们下达了指令:

“好了!心里有底了!小子们,抄家伙!照林工算的数,咱们给它‘抬轿子’,把这宝贝疙瘩,‘请’到位!”

真正的挑战,此刻才刚刚开始。但这一次,人们的眼中不再是无助和茫然,而是充满了背水一战的决绝和基于无数汗水换来的、实实在在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