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48章 郑怀远的展望

第48章 郑怀远的展望(2 / 2)

“这里,靠近铁路编组站的地方,要建一个重型机械厂,生产大型机床、矿山设备!”

“铁路线要一直往北延伸,打通和内蒙矿产区的连接…”

“还要在东边工人聚居区那边,规划一个全新的工人文化宫!要有最大的礼堂,能放电影、演话剧;要有图书馆,让工人们下班后能看书学习;还要有各种活动室,下棋、打球…咱们工人不仅要有活干,有钱赚,更要有文化,有精神头!”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每一个规划都清晰而具体,充满了令人振奋的感染力。林瀚章和周文瑾听得入神,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荒地上崛起崭新的厂房,听到了文化宫里传来的欢声笑语。

林卫东虽然听不懂那些具体的地名和规划,但他能感受到郑伯伯话语里的那种激情和力量,比他父亲在山坡上说的还要宏大,让他不由自主地屏息听着。

郑怀远说完,喝了一口蛋花汤,目光落在正努力消化着这些宏大信息的林瀚章脸上,语气变得深沉起来:“瀚章啊,还记得当年在华北,我跟你们说的吗?打仗,是为了让孩子们不打仗。现在我们搞建设,意义同样深远。”

他顿了顿,环顾了一下这间简陋却充满生机的屋子,目光最后落在了正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他的林卫东身上。

“我们这一代人,吃苦受累,爬冰卧雪,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地建起这些工厂,炼出这些钢铁,是为了什么?”他像是在问林瀚章,也像是在问自己,“说到底,是为了给下一代人搭桥铺路,是为了让他们能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不用再从零开始,不用再受我们受过的憋屈,能去搞更高级的、更尖端的建设!”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充满了历史的穿透力。

“我们打下工业的基础,他们就能去发展精密的仪器!”

“我们造出合格的钢材,他们就能去冶炼更特殊的合金!”

“我们教会他们知识和原理,”他伸出手,轻轻摸了摸林卫东的小脑袋,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和慈爱,“他们将来,就能去造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比如…”

他微微前倾身体,仿佛在分享一个伟大的秘密,声音里带着一种诱人的魔力:

“比如…让他将来去造飞机!造那种能飞得比老鹰还高、还快,在蓝天白云之上翱翔的飞机!”

“甚至…去造火箭!造那种能挣脱咱们脚下这片土地,飞到月亮上去、飞到星星上去的火箭!”

“火箭…”林卫东无意识地重复着这个对他来说还无比神秘和新奇的词汇,小嘴巴微微张着,眼睛里仿佛有星光被点亮。

林瀚章和周文瑾也听得心潮澎湃。飞机!火箭!这些词汇所带来的想象空间,远远超出了他们日常面对的钢厂、机床和图纸,指向一个更加激动人心、更加辽阔无垠的未来。

郑怀远的话,如同一声洪钟,敲响在林瀚章的心头。他瞬间感到,自己和小山、石师傅他们所付出的一切艰辛,他们所取得的“争气钢”的成功,意义被提升了,被延展了。他们不仅仅是在完成一项生产任务,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们更是在为那个“飞向星空”的遥远梦想,锻造着最初、也是最坚实的基石。

“父辈的旗帜”含义,在此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更深邃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奉献和坚守,更是一种奠基与开拓。他们这代人,注定是铺路石,是基石,是托举未来腾飞的底座。

这顿家常便饭,因为郑怀远的到来和他的这番展望,变成了一个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精神盛宴。房间里灯光依旧昏暗,饭菜简单,但弥漫其中的,却是一种关于国家命运和下一代未来的宏大想象和坚定信念。

窗外,北国的寒风依旧呼啸,但屋内,每个人的心中都仿佛燃起了一团火,一团足以驱散严寒、照亮前行道路的希望之火。

郑怀远看着林瀚章夫妇和孩子眼中被点燃的光亮,欣慰地笑了。但他笑容深处,似乎还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知道,通往那个宏伟蓝图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未来的挑战或许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严峻。只是在这个温暖的夜晚,他选择将这份担忧暂时压下,只将最光明、最充满希望的一面,展现给这些已经背负了太多的建设者和他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