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江奔流 > 第41章 家的温度

第41章 家的温度(2 / 2)

这时,她才注意到炕桌上还摊开着她的夜校教案和几张她手绘的解剖示意图。显然,他回来後,不仅生了炉子做了饭,还在试图帮她整理这些。

林瀚章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说道:“我看了看你画的这些,真不错,浅显易懂。就是觉得,光讲怎么包扎、怎么处理伤口可能还不够。厂里有些特殊工种,是不是还得有些更针对性的急救知识?比如电工触电、高处坠落…我瞎想的,你参考。”

周文瑾眼睛一亮:“你说得对!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正愁不太了解各个工种的具体风险。瀚章,你下次能不能帮我问问各车间的老师傅,或者安全员,把他们最常见、最危险的情况列一列,我好多准备些有针对性的内容。”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林瀚章一口答应,能为妻子的工作出一份力,他显得很高兴。

饭菜的香气越来越浓。林瀚章掀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炖菜,又拿出烘热的窝头:“饿了吧?先吃饭。卫东去同学家写作业了,说吃完才回来,给咱们留点二人世界。”

周文瑾忍不住笑了,心里那点疲惫被家的暖意驱散了大半。两人就着炕桌坐下,饭菜很简单:一大盆土豆白菜炖粉条,里面零星点缀着几片肥肉提味,金黄的窝头,还有一小碟咸菜。但这却是寒冷冬夜里最实在、最温暖的佳肴。

吃饭间隙,周文瑾终于忍不住,把下午的奇遇娓娓道来:“瀚章,你知道吗?今天我做手术的那个小战士李铁柱,他居然就是当年咱们在华北野战军遇到的那个‘山药蛋’!”

“什么?”林瀚章夹菜的筷子停在了半空,满脸惊愕,“‘山药蛋’?那个跑起来像阵风、说话像放枪的小家伙?”

“对!就是他!”周文瑾眼里闪着光,把手术前后以及病床相认的情景细细说了一遍,“……他都长那么大了,成了保卫厂区的战士了。还记得你,还记得我,还记得当年破庙里的事…时光过得真快啊!”

林瀚章听得入神,脸上充满了感慨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真没想到…当年枪林弹雨里的小不点,如今成了守护咱们的战士了。这就像…就像一种轮回。我们建设,他们守护。”他放下筷子,轻轻握住周文瑾放在桌上的手,“文瑾,你看,你救过的人,现在正在保护着更多的人。你付出的每一分心血,都没有白费。”

他的话语简单,却精准地道出了周文瑾心中那份最深的感动。她反手握住他温暖粗糙的大手,轻轻点了点头:“是啊。看到他,再想到夜校里那些一点点在改变的家属们,还有张大锤那样坚强的工人…虽然累,但心里觉得特别踏实,特别值。”

她轻声细语地讲着医院里的点滴:张大锤伤势恢复的情况,他急着回炉前的焦躁和可爱;夜校里孙大娘们从抵触到好奇再到接受的缓慢转变;还有小战士李铁柱提起保卫工作时那一脸的庄重与自豪……

林瀚章静静地听着,不时给她碗里夹一筷子菜。他没有打断,只是用眼神鼓励她说下去。他知道,妻子需要的不是一个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倾听的港湾,一个能让她安心卸下疲惫、分享喜悦与感慨的地方。窗外是北国呼啸的寒风,屋里却炉火融融,饭菜飘香,妻子温柔的话语和两人交织的呼吸声,构成了这世间最令人心安的交响。

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肩负重任的工程师和医生,只是一对相互依偎、相互理解的普通夫妻。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却早已在共同的理想、相互的扶持和无数个这样平凡的夜晚里,淬炼得如同炉火中的钢铁般坚韧而温暖。

吃完饭,周文瑾抢着要洗碗,却被林瀚章按住了:“你歇着,看看教案,或者眯一会儿。这点活我来。”

他不由分说地收拾起碗筷,拿到外屋的水盆边去洗刷。周文瑾靠在炕头,听着外间传来清脆的碗碟碰撞声和哗哗的水声,手里摩挲着那件未完成的毛衣,目光落在跳动的炉火上,身心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与安宁。

这就是他们的家。简陋的“干打垒”遮不住严寒,粗茶淡饭仅能果腹,生活的重担从未减轻。但在这里,有彼此最深的理解和支持,有共同奋斗后的短暂休憩,有浸透着烟火气的温暖相守。这,就是生活给予他们这些奋斗者最好的馈赠,也是他们继续前行最坚实的力量源泉。

她轻轻合上眼,耳边是丈夫忙碌的细微声响,鼻尖萦绕着家的气息。她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他们又将各自奔赴忙碌的岗位,迎接新的挑战。但此刻,在这寒夜温暖的灯火下,他们拥有着彼此,也拥有着整个世界的宁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