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看我不爽?(2 / 2)

“听说了吗?这次新设的政研室,那可是真正要笔杆子的地方,是给领导出思路、定政策的智囊!我看啊,刘科长在综合科熬了这么多年,资历能力都够,这次总该轮到他了吧?”陈小东故意提高声调,仿佛在陈述一个公认的事实。

信息科的小谢立刻附和道:“冯科长也不差啊!咱们县的信息工作每次在市里评比都名列前茅,冯科长抓亮点、写专报的能力那是一绝!搞政研工作也需要这种敏锐性。”

“那也得看领导怎么考虑,综合平衡嘛。”陈小东斜睨了我这边一眼,意有所指。

“不过这年头啊,光会溜须拍马、伺候领导可不行。关键时刻,还得看真本事、硬资历!有些位置,不是靠投机取巧、攀附关系就能上去的。老祖宗说得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啊!”他最后这句话,几乎是赤裸裸的指桑骂槐了。

这话的指向性再明显不过,邻桌几个同事眼神复杂地在我和陈小东之间穿梭,有看热闹的,也有幸灾乐祸的。

坐在不远处的田静,担忧地看了我一眼,小手捏着筷子,欲言又止。

而同样在附近的赵明宇,则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讥诮和快意,悠闲地夹着菜,一副隔岸观火、乐见其成的表情。

我头也没抬,专心致志地对付着餐盘里的红烧排骨,吃得津津有味,脸上甚至带着一丝享受美食的满足感,仿佛他们议论的话题、那些含沙射影的攻击,都与我毫无关系。

我内心却在冷笑:陈小东啊陈小东,当年我刚进综合科时,你还算个沉默寡言的老实人,我自问从未得罪过你,没想到度量如此之小。不过,这种段位的挑衅,如同犬吠,理会他反而抬举了他。真和他当众争执起来,不仅失了身份,还可能给有心人留下“年轻气盛、不能容人”的把柄,惹来一身骚。

扮猪,就得有扮猪的觉悟和耐心。他们只看到我作为联络员表面上的风光,却选择性忽视了我这大半年在张县长有意无意的打磨下,所获得的成长。

张县长交给我的,远不止是端茶倒水、安排行程、传递文件这些琐事。

他让我独立审核、修改甚至起草重要的会议纪要,锻炼的是我对复杂政策的精准把握能力和高度精炼的文字表达能力。让我牵头或深度参与《河清县产业发展路径思考》、《后疫情时代河清县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等颇具分量的调研报告,这是在系统地培养我的战略思维、宏观视野和深入实际的调研能力。

这些能力和经验的积累,恰恰是一个合格的政策研究室核心干部必须具备的硬核素质!

张县长,似乎是在有意识地打磨我,为某个更重要的位置做准备。

这一点,我内心隐隐有所察觉,但从不敢宣之于口,更不敢有丝毫表露。这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默契。

而现在,在这场机构改革的疾风暴雨面前,我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完美地扮演好那个“懵懂”、“低调”、甚至显得有些“与世无争”的年轻联络员角色。收敛所有的锋芒,静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