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偶尔发出一两声表示理解的“嗯”。
待我说完,他沉吟了片刻,然后传来了凝重的声音:“小林,听你的描述,临床症状很典型,传播速度又这么快,很可能是强毒性的新城疫,或者是禽流感混合大肠杆菌感染。这种情况,一旦爆发,传播极快,死亡率可以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的心揪紧了:“李老师,那……还有办法吗?”
我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不仅是在问鸡还有没有救,更是在问,这个被盲目政绩工程推入火坑的产业,还有没有救。
“现在最关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你们已经做的隔离、无害化处理是正确的方向,但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任何死角!消毒要彻底,尤其是人员和车辆的流动要严格控制!”
李教授首先肯定了我们的应急措施,这让我稍微安心了些。至少,我们最初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话锋一转,语气更加凝重:“治疗方面,对于新城疫这类烈性病毒,目前确实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继发细菌感染。我建议,立刻对尚未发病的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虽然不能保证百分百,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免疫屏障,减少损失。同时,在饮水中添加广谱抗生素和维生素,增强鸡只的抵抗力,这很重要......”
李教授在电话里不厌其烦地详细指导了用药的种类、剂量、配伍禁忌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他还特别强调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如何处理病死鸡才能彻底杀灭病原(深埋的深度、石灰的用量),如何对受污染的场地、器具进行终末消毒,甚至提醒一线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小林,你记一下,我再说几种现在市场上可能有的兽药名字,你们想办法尽快搞到……”李教授又报了几个药名。
我飞快地记录着,那些拗口的药名、复杂的剂量,此刻在我听来如同救命的咒语,心里渐渐有了底。
专业的就是不一样,思路清晰,措施明确,每一句话都落在实处,与胡进那种空泛的“高度重视、确保落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谢谢李老师!太感谢您了!”我连声道谢,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
“别客气,小林,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我。记住,动作一定要快,决策要果断!”李教授叮嘱道。
挂了电话,我看着手中密密麻麻的记录,仿佛握住了千军万马。
我立刻把李教授的建议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形成了一份简单的技术指导方案。
然后拍了拍老王的肩膀:“王哥,你跟老陈在这儿盯着,按这个方案来,死鸡必须埋够深度,没病的鸡先打疫苗,我去镇上要资金、买药!”。幸好,镇上为了预防,还储备了一些常规疫苗,先都用上。
安排妥当后,我拿着这份凝聚着希望的技术方案和那份急需采购的药品清单,立刻跳上皮卡,返回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