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基金会(1 / 2)

图书馆数据中心内的白色低温火焰已然熄灭,只留下刺骨的寒意和一团扭曲焦黑的残骸。行动小组带回的熔毁核心部件像一块丑陋的陨石,被立刻送入最高级别的材料分析实验室。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那个简洁的双圆波形标志——“基金会”的徽记——依旧定格在那里,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基金会……”郑国明重复着这个词,眉头紧锁,“调取所有‘潘多拉之眼’数据库中与‘基金会’相关的档案!最高权限解密!”

技术团队迅速操作。然而,“潘多拉之眼”的数据库内,关于“基金会”的记录少得可怜,且大多语焉不详,充满了“推测”、“可能”、“高度危险”、“避免接触”等字眼。

档案显示,“基金会”是一个比“潘多拉之眼”更加古老、更加隐秘的组织。其起源已不可考,其宗旨据推测是“收容、研究、控制异常现象与物品”,但其行事风格极度神秘,且往往不择手段,与各国官方及非官方机构均无合作记录,甚至存在多次冲突。“潘多拉之眼”曾试图追踪其成员,但屡屡失败,损失惨重。

“收容、控制异常……”陈时看着这些描述,再联想到那台生物电子混合的自毁机器,“守夜人”很可能就是“基金会”的成员,负责监视“回声”这类事件。他们抢夺代码,或许并非为了利用,而是为了“收容”这个危险品,防止人类滥用。

但那个内鬼“博士”瞳孔中的紫芒又作何解释?如果“基金会”的目的是控制异常,为何其成员似乎也受到了“回声”的影响?

“分析结果出来了!”材料分析实验室传来报告,语气带着难以置信,“那块熔毁部件的材料构成……无法完全解析!含有大量未知元素和合金,其晶体结构呈现非自然形成的、高度有序的量子纠缠态!其生物组织部分……显示出来源并非地球已知任何物种!”

非地球来源?!

这个消息比“基金会”本身更令人震惊!难道“基金会”的技术并非人类自主研发,而是来源于……地外文明?或者史前文明?

“其自毁机制也极其特殊,”报告继续,“并非传统爆炸或燃烧,而是引发了局部空间的微观维度坍缩,将所有信息彻底湮灭,几乎无法恢复。”

技术碾压。这是彻头彻尾的技术碾压。

指挥中心内一片寂静。对手的层次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继续尝试恢复任何可能的数据碎片。加密等级提到最高。”郑国明的声音有些沙哑,“同时,重新评估‘基金会’的所有信息,将其威胁等级提升至……‘文明级’。”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全球17名“天然天线”的团队发出了新的警报!

“7号目标!位于南美的目标!他……他刚刚失踪了!”

“失踪?怎么回事?不是有监控吗?”郑国明厉声问道。

“监控小组报告……目标在进入自家地下室后失去信号。他们突入后发现……地下室是空的,没有任何通道,但目标就像蒸发了一样消失了!现场只留下这个……”

画面切换,南美行动小组传来一张照片:空荡荡的水泥地下室里,地面上用某种荧光涂料,画着一个与“基金会”徽记截然不同的、更加复杂扭曲的符号!

这个符号……与沈余画出的“编织者”符号以及“回声”代码映射出的结构,有着某种令人不安的神似!但更加混乱,充满了一种恶意和亵渎感。

“是‘基金会’干的?”有人猜测。

“不像。”陈时死死盯着那个符号,“‘基金会’的风格更加……技术化,更加冷峻。这个符号……感觉更……原始,更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