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52章 西域异动 边关告急

第152章 西域异动 边关告急(1 / 2)

沈墨(注:前文为沈砚之,此处统一为沈墨,贴合角色设定)递来的乌木令牌静静躺在紫檀木案上,通体黝黑,触手生凉,令牌正面雕刻着繁复的云纹,背面是一个极其隐蔽的“砚”字暗记——那是前太子府旧部独有的标识。这枚小小的令牌,如同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上撬开了一道缝隙,让深陷困境的谢景宸与殷璃,终于看到了一丝破局的曙光。

“沈墨蛰伏三年,能暗中保留如此多的暗桩,可见其心机深沉,筹谋已久。”殷璃指尖轻轻拂过令牌上的纹路,眼神复杂,“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小心。他的目标是为前太子翻案,与我们追查李弘谋逆、揭露西域阴谋的诉求虽有重叠,却未必完全一致。这枚令牌,是助力,也可能是另一个陷阱。”

谢景宸深以为然,他拿起令牌,对着烛光仔细端详,那暗记的刻痕深浅不一,显然是仓促间雕成,却又透着一股刻意的隐秘:“无论如何,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撬动局势的外力。眼下三司会审在即,李弘步步紧逼,萨比尔行踪成谜,我们没有时间犹豫。”

两人不敢怠慢,当夜便按照沈墨临行前告知的隐秘联络方式——将写有指令的密信藏在城西“墨韵斋”砚台底座的暗格中——将消息传递出去。他们的要求很明确:一是追查萨比尔的真实去向,二是监视京郊别院“锦绣园”的动静,三是打探西市新出现的西域人的底细。

沈墨的“暗桩”果然效率惊人,行事极为隐秘。次日午后,第一份密报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谢景宸书房的墙壁暗格内。那是一张折叠得极小的麻纸,上面用炭笔写着几行潦草却清晰的字迹,墨迹未干,显然是刚传递过来。

密报内容让两人心头俱是一沉:

“萨比尔三日前于深夜秘密离京,未走官道,而是从西城门附近的一处废弃水关出城,随行仅带十余名精锐护卫及三辆密封马车,去向不明。其商队留守仆役对外宣称‘往西域采买货物’,实则核心成员已同步消失。胡贯妻小于两日前被转移至三皇子京郊别院‘锦绣园’,原看守兵力增至三倍,且新增护卫多为李弘府中死士,身手悍勇,戒备森严。另,西市近三日出现七名生面孔西域人,形貌精悍,腰间暗藏兵刃,不似寻常商旅。此七人昼伏夜出,暗中打探‘星图’‘古玉’及‘祭坛方位’等消息,曾试图接触萨比尔商队留守人员,被拒后未再纠缠,现居于西市边缘一家偏僻客栈。”

“萨比尔跑了!”殷璃指尖发凉,捏着麻纸的指节微微泛白,“他走得如此干净利落,连核心成员都一并带走,绝不像仓皇逃窜。三辆密封马车……里面装的会不会是与‘星陨珏’相关的古物,或是‘赤焰草’这类剧毒原料?”

“恐怕是后者。”谢景宸面色凝重,将密报凑近烛火,仔细辨认每一个字,“他选择从废弃水关出城,避开了城门守卫的盘查,显然是早有预谋。结合西市新出现的西域人打探‘星图’‘古玉’的举动来看,他们的目标从未改变,萨比尔的离开,更像是去执行某项关键任务,而非畏罪潜逃。”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殷璃,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璃儿,你还记得林逵漕运账目里那些标注为‘贡品折损’、却查不到去向的物件吗?之前我们推测可能与‘星陨珏’有关,现在看来,那些很可能就是与‘星陨珏’配套的古星图、祭祀器具,甚至是开启它的关键部件!萨比尔带走的,或许就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线索似乎越来越多,却也越来越杂乱,如同缠绕在一起的藤蔓,让人难以理清头绪。萨比尔的离去,斩断了追查“相思断肠红”主药赤焰草和沙罗木盒来源的直接线索;胡贯妻小被严密看管,让他们原本计划用“救人质逼反水”的策略几乎失效;而新出现的西域人,则预示着西域势力并未因萨比尔的离开而收缩,反而可能投入了新的、更隐蔽的力量,继续在京城搅动风云。

“李弘这是铁了心要保住胡贯。”殷璃蹙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胡贯知道的太多了,不仅是林逵之死的真相,还有他与西域势力勾结的核心秘密。将胡贯妻小转移到自己的京郊别院,派死士严加看守,就是为了让胡贯彻底放心,即便在三司会审中也绝不敢吐露半个字。”

谢景宸走到窗边,望着院中依旧坚守岗位的禁军士兵,眉头紧锁:“更麻烦的是,三司会审的主审官虽为陛下亲信,但李弘党羽遍布朝堂,必然会在会审中百般阻挠、混淆视听。没有胡贯的口供,没有萨比尔这个活口,仅凭我们手中的沙罗木盒、王五的证词和沈墨提供的模糊线索,想要扳倒李弘,难度极大。”

两人正对着密报苦思破局之策,试图从杂乱的线索中找到关键突破口,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和甲胄碰撞声突然由远及近,打破了靖安侯府多日来的死寂。

那声音并非冲侯府而来,而是来自府外的长街,起初只是隐约可闻,很快便变得清晰刺耳,伴随着密集的马蹄声,如同骤雨般敲打在青石板路上,急促而沉重,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紧迫感。

“出什么事了?”殷璃心中一紧,快步走到窗边,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条缝隙向外望去。只见一队身着玄色劲装、背插红色翎羽的骑兵,正沿着长街策马狂奔,马蹄翻飞,溅起阵阵尘土。骑兵们个个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与焦灼,腰间佩刀晃动,甲胄碰撞声铿锵有力,直奔皇城方向而去!沿途百姓见状,纷纷惊恐避让,原本热闹的长街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八百里加急!”谢景宸也凑到窗边,看清骑兵背上的红色翎羽后,脸色骤然剧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边关军报!大衍朝军规,背插红色翎羽的八百里加急,是最高级别的军情警报,意味着边关告急,战况危急!”

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两人,如同冰冷的潮水,让他们浑身发凉。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边关突然传来最高级别的警报,绝非巧合!这背后,必然与李弘、与西域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皇城方向突然传来沉重的景阳钟声响——“咚!咚!咚!”一声急过一声,雄浑而悲壮,在京城的上空回荡,传递着令人心悸的讯号。这是皇帝紧急召集群臣议事的钟声,唯有国之大事,才会如此急促地敲响景阳钟。

被软禁在侯府中的谢景宸与殷璃自然无法上朝,但老管家谢忠早已通过府外的隐秘渠道,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又过了半个时辰,谢忠神色凝重地走进书房,压低声音,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