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 第144章 迷雾重重 死因蹊跷

第144章 迷雾重重 死因蹊跷(1 / 2)

郡主府夜袭的硝烟尚未散尽,庭院中残留的暗红血迹被凌晨的冷雨冲刷得斑驳,空气中还弥漫着兵刃交锋后的铁锈味与淡淡的血腥气。而林逵暴毙天牢的消息,如同一块骤然投入深潭的寒冰,瞬间冻结了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表面,只留下死寂般的凝重与铺天盖地的猜忌,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天色未明,昭雪郡主府的书房内依旧烛火通明。殷若璃几乎一夜未眠,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却丝毫不见倦意,唯有指尖偶尔划过窗棂的微凉触感,提醒着她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并非梦境。谢景宸臂上的伤口已由府中最好的医官妥善处理,敷上了止血生肌的名贵药膏,用干净的白纱布仔细缠好,虽无甚大碍,但牵动时依旧隐隐作痛。他靠坐在椅上,眉宇间的沉郁比伤口的疼痛更令人忧心,周身散发的寒气几乎要将书房内的空气冻结。

陈瑜和赵珩也早早赶了过来。陈瑜一身青色官袍沾了些许露水,显然是冒着晨寒快步而来,他揉着眉心,眼底满是疲惫;赵珩则依旧是一身劲装,脸上带着未散的戾气,进门时还不忘叮嘱门外的护卫加强戒备,显然对昨夜的刺杀和林逵的死怒不可遏。

四人围坐在紫檀木桌旁,烛火摇曳,映照着他们同样凝重的面容,一时之间,书房内只剩下烛花偶尔爆裂的轻响,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林逵死了。”良久,陈瑜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沙哑,“消息已经从天牢内部确认,对外宣称是突发心疾,抢救无效身亡。但我通过翰林院的旧识辗转打听,陛下得知消息后震怒不已,认为此事绝非偶然,已下令锦衣卫和大理寺联合严查,所有昨夜当值的狱卒、医官,甚至负责送饭的杂役,都已被控制隔离,严加审讯。”

“心疾?”赵珩嗤笑一声,伸手重重拍在桌面上,震得茶杯微微晃动,满脸的不信与讥讽,“那老贼在没入狱前,身体硬朗得能拉开三石弓,在刑部大牢那种环境里关了这么多月,每日粗茶淡饭都挺了过来,偏偏在陛下即将下令三司会审、要彻底追查他背后党羽的前夕,突发心疾暴毙?这话说出去,谁信?分明是骗鬼呢!”

谢景宸端起桌上的凉茶,抿了一口,试图压下心中的戾气,眸光却愈发冷冽,吐出四个字,字字如冰:“杀人灭口。”

这是最直接,也最合理的推断。林逵身为前国丈,淑贵妃谋逆案的核心人物,更是林氏党羽的精神支柱,他知道的秘密太多了——从朝堂内部的派系勾结,到林氏多年来积累的财富藏匿之地,再到可能牵扯其中的域外势力,甚至是与“星陨珏”相关的隐秘,每一条都足以动摇朝局根基,让无数人寝食难安。他的死,无疑能让许多潜藏在暗处的人彻底安心,也能让诸多线索就此中断。

“关键是谁动的手?目的又是什么?”殷若璃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梳理着纷乱的线索,“是林氏余党为了自保,怕林逵熬不住审讯,供出更多同党,所以先下手为强?还是……幕后还有更深藏的黑手,林逵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颗棋子,如今棋子没用了,便要彻底清除,更怕他吐出更多牵连更广的内情?比如,关于‘星陨珏’的真正用途,关于他们搅动朝局的最终图谋?”

她的目光扫过三人,带着一丝探寻:“林逵活着,对我们而言,既是威胁,也是线索。威胁在于他可能会在审讯中反咬一口,编造谎言构陷我们;线索则在于,从他口中或许能挖出巴巴克和白若薇的更多阴谋。如今他死了,威胁解除,线索却也断了,这对谁最有利?”

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三人心中,让他们各自陷入沉思。

殷若璃顿了顿,将目光投向陈瑜,语气急切了几分:“目前能查到的具体情况有多少?林逵是何时身亡的?死前有何异状?接触过什么人,吃过什么东西,或是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陈瑜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具体的死亡时辰和细节,目前被锦衣卫严格封锁,除了陛下和少数几位负责查办此案的重臣,外人根本无从得知。我们安插在相关部门的眼线级别太低,暂时接触不到核心信息。不过……”他话锋一转,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我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在大理寺当差的同窗,他偷偷告诉我,昨夜天牢内部动静颇大,他隐约听到负责查验尸体的仵作低声议论,说林逵的死状……颇为安详,面色平静,没有丝毫急病发作时的痛苦扭曲,甚至连眉头都未曾皱起,倒像是……在睡梦中死去一般。”

死状安详?

这四个字一出,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诡异。众人面面相觑,眼中都充满了难以置信。

急病发作,尤其是心疾,往往伴随着胸闷、窒息、抽搐等剧烈痛苦,死者的表情大多会狰狞扭曲,绝不可能如此安详。这更印证了“杀人灭口”的猜测,而且凶手使用的手段,必然极为隐秘。

“难道是……毒?”赵珩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他常年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对江湖上的奇毒略知一二,有些慢性毒药或无色无味的剧毒,确实能让人在毫无察觉中死去,死状安详。

“若是毒,能瞒过天牢层层查验,让尸体表面呈现出‘心疾’的症状,绝非寻常毒物。”殷若璃眉头紧锁,指尖的敲击声不自觉地加快,“天牢之中,囚犯的饮食、饮水、衣物甚至笔墨纸砚,都会经过严格检查,防止有人下毒或传递消息。凶手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对林逵这个重要钦犯下毒,要么是毒药太过特殊,难以查验,要么就是……天牢内部有内应,而且这个内应的级别恐怕不低,能够接触到林逵的饮食起居,甚至避开狱卒的检查。”

一股寒意悄然爬上众人的脊背。敌人的渗透力,远比他们想象的更深、更广!连守卫最为森严的天牢都有他们的人,那朝堂之上、京营之中,又还隐藏着多少未被发现的眼线?

“白若薇昨夜现身行刺,林逵当夜暴毙。”谢景宸忽然开口,将两件看似孤立的事情联系起来,语气笃定,“时间太过巧合,绝不可能是偶然。白若薇身为林氏余党核心,一直潜伏不出,此次却冒险潜入京城,甚至亲自闯入郡主府行刺,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报复。”

他的意思很明显,刺杀殷若璃或许只是白若薇的顺手之举,甚至是为了吸引注意力的声东击西之计,她此行的主要任务,很可能是为了与天牢内的内应接头,确保林逵这个“隐患”被彻底清除!她与内应里应外合,趁着夜袭的混乱,完成了这致命的最后一击!

“若真是如此,那白若薇此刻定然还未离京!”赵珩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拳头紧握,“她的任务虽然完成,但与内应接头、传递消息,或者等待幕后黑手的下一步指示,都需要时间。而且她昨夜与景宸交手,虽未受伤,但必然消耗不小,又经历了一场激战,说不定也有暗伤,需要找地方藏身休养,还得购买药物治疗。这正是我们追查她的最好时机!”

“追查白若薇的下落,确实是当务之急。”殷若璃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即话锋一转,语气愈发凝重,“但天牢内部的情况,也必须想办法渗透探查。林逵虽死,但他在狱中接触过的人、说过的话、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或许还能挖出些有用的信息,找到那个内应的线索,甚至顺藤摸瓜,查到幕后主使。陈瑜,你在翰林院人脉较广,又擅长与人打交道,看看能否从负责记录天牢案卷、传递消息的低级官吏入手,旁敲侧击,打探更多关于林逵死前动向和尸检的细节。”

“明白。”陈瑜郑重应下,将此事记在心中,“我今日就去翰林院一趟,找机会与那位大理寺的同窗再接触一下,看看能否拿到更具体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