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林默先生本尊正在故居小住”的消息不胫而走之后,河源镇,特别是林家老宅周边,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大张旗鼓地喧哗收费,但却化整为零,以更“聪明”的方式渗透进来。
总有些“网红”主播,举着手机,在林家老宅附近的巷口、桥头进行直播,压低了声音,却难掩兴奋:
“家人们看!这就是林神仙现在住的地方!虽然看不到里面,但呼吸一下这里的空气,感觉都能延年益寿!”
“老铁们,据我分析,林先生选择此时归来,定然是有深意的,可能与即将出世的天材地宝有关......”
也有些狂热的“粉丝”,不远千里而来,也不靠近,就隔着一段距离,朝着老宅的方向虔诚地鞠躬、拍照,甚至有人试图去摸老宅外墙的砖石,认为能沾上“仙气”。
更有甚者,一些自诩消息灵通的修行者或相关人士,也会“恰好”路过,看似无意,实则神识或目光总会若有若无地扫过林家院落。
林父林母如今修炼了《基础引气诀》,虽未有大成,但灵觉已远超常人。
外面那些看似“小心翼翼”的窥探、那些压抑着的兴奋低语、那些不断闪烁的相机快门声......
在他们敏锐的感知里,简直就跟在耳边嗡嗡作响没什么区别!
“唉,又来了......”
林母正准备午睡,听到外面巷子里刻意压低的讨论声,无奈地叹了口气,睡意全无。
林父在院子里喝茶,也能感觉到墙外若有若无的目光,让他浑身不自在,连茶都喝不出滋味了。
这种无孔不入的、被当成“动物园里的珍稀动物”围观的感觉,让老两口倍感疲惫和不适。
家乡还是那个家乡,但邻里街坊间那种纯粹自然的关系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恭敬、难以掩饰的好奇和功利性的窥探。
林默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明了。
他推测,父母对故土的眷恋再深,恐怕也经不起这般日复一日的“精神消耗”。
过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会萌生去意,因为这里的“人味”,已经变了。
他并不打算再用强硬手段去驱赶那些人,那治标不治本,反而可能激起更大的好奇。
他也理解那些人的心情,无非是出于崇拜、好奇或利益。
“看来,此地终究非长久安宁之所。”
林默站在院中,望着墙外天空,心中已有决断。
父母的安康与舒心,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是时候为他们,也为自己,寻找一个真正能隔绝尘嚣,又不失烟火气的归处了。
这个位于江南水乡的老家,将永远是他记忆中的根,但可能不再是他父母未来安居的巢。
这份变化,让他对“人间烟火”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它既有温暖的亲情,也难免混杂着喧嚣与无奈。
如何在这其中取舍平衡,亦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