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权力走廊 > 第32章 三年悠忽

第32章 三年悠忽(2 / 2)

那枚失去光泽的星轨玉珪,被林昭精心收藏在一个木匣中,偶尔取出摩挲,已再无任何异动。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将一个漂泊的灵魂,永远锚定在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时午夜梦回,他依然会想起现代社会的霓虹闪烁,但那感觉已如同前尘旧梦,遥远而模糊。这里,有他倾注心血的事业,更有他誓死守护的爱人。

“开春后,我想去骊山皇陵看看。”林昭忽然道。

蒙雪微微一怔:“去看……始皇陵?”

“嗯,”林昭目光深远,“我想在那里,留下一点东西。”一个或许千年之后,才能被后人理解的印记。一个关于时空、文明与选择的秘密。

蒙雪没有多问,只是依偎在他怀里,轻声道:“好,我陪你一起去。”

炭火噼啪,雪落无声。历史的洪流依旧向前,但某些轨迹,已然因一颗来自未来的星辰的坠落,而发生了微妙的偏转。未来依旧漫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此刻,在这咸阳冬夜的小小书斋内,温暖足以抵御一切严寒。

尾声:青史余痕

数年后,扶苏皇帝在位期间,虽未能彻底扭转大秦的积弊,但因其相对开明的政策和林昭在科技、文化上的点滴渗透,帝国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矛盾有所缓和,为日后悄然到来的变革埋下了伏笔。林昭与蒙雪终得相守,一生致力于知识的传承与记录,其着作部分散佚,部分融入后世典籍,成为中华文明浩渺星空中几颗不为人知的异色星辰。

又两千年余载,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秦始皇陵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K9801号陪葬坑(原定为“文官俑”坑)深处,一个密封的青铜匣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卷以特殊工艺处理、历经千年仍依稀可辨的绢帛。其上以秦小篆与一种从未见过的奇特符号并列书写,经艰难破译,部分内容如下:

“……余自星海彼岸而来,见证兴衰,锚定时空……文明之炬,薪火相传,不在长生虚妄,而在民生点滴……后世小子,当知此间曾有过客,名曰林昭……另,此匣旁伴葬之青铜齿轮组,其‘差速’之理,可用于车驾,利转寰之便……”

而在绢帛之旁,确有一组设计精妙绝伦、远超当时工艺水平的青铜齿轮模型。更令人惊奇的是,在齿轮缝隙中,清理出一枚早已碳化的植物种子化石,形态分析显示,其基因序列与现生玫瑰近似,却带有难以解释的量子层面修饰痕迹,被戏称为“量子玫瑰”的雏形。

无人能完全解读这卷“天书”的全部含义,只当是秦代方士荒诞不羁的臆想。唯有那齿轮模型,被小心翼翼地收入博物馆,静静陈列,诉说着一段被时光尘封的、超越时空的传奇。

星轨虽坠,余痕犹在。青史之外,别有春秋。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