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激动地将草图举到孙连城面前,脸上带着一种勘破天机的狂热。
“您昨天根本不是在随手丢弃那些‘洋破烂’,您是在‘布局’!您是在用这种看似粗暴的方式,打破旧有村落的生产关系,倒逼他们进行文明的跃迁!”
孙连城看着那张画得歪歪扭扭的草图,上面标注着“居民区”“养殖区”“发电机房”“露天电影院”,脑子嗡嗡作响。
“我们决定了!”老王的声音铿锵有力,“我们将法国人的整个营地,整体搬迁合并到这里,由我们来亲自指导坎巴人民如何使用这些‘法器’!我们要在这里,建立起坎巴大草原上第一个‘新坎巴模范村’!”
孙连城张了张嘴,一个字都没能说出来。
他的目光越过老王,看到了更远处魔幻的一幕。
老张,那位戴着厚厚眼镜片的老学究,正蹲在村子中央的空地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了一个巨大的九宫格。
他身边围着一群同样蹲着的、满脸虔诚的村民。
“此乃兵法中的‘营盘之法’!”老张的声音抑扬顿挫,充满了学者的严谨,“中心为中军帐,即村委会。四周八格,分置民居、仓储、哨塔。各区域以‘井’字形道路相连,互为犄角,既利于管理,又便于防守!此乃东方先贤之大智慧!”
孙连城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按在地上反复摩擦。
而在九宫格的另一边,老李,那位感性的文艺爱好者,已经带着两个年轻工程师,将法国人留下的一台高清投影仪和一套JBL音响架设了起来。
一块巨大的白色帆布被挂在两棵猴面包树之间,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幕布。
老李正拿着一张DVD光盘,一脸神圣地对卡隆博将军介绍着:“将军,今晚,就让坎巴人民欣赏一下我们东方革命的艺术结晶!这部《地道战》,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在面对强敌时所爆发出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它告诉我们,嘿,敌人从哪里来,我们就在哪里把他埋葬!”
卡隆博将军听得连连点头,看向老李的眼神,充满了对先进文化的向往。
孙连城站在原地,如遭雷击,四肢冰凉。
他想开口,想声嘶力竭地呐喊:“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他终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嗓音干哑。
“书记!”
老王却一脸“我们都懂”的崇敬表情,郑重地打断了他。
“您不必解释!您的深意,我们已经用了一整夜的时间,才领悟了万一!”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用一种汇报绝密情报的语气说道:“您这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直接给钱给物,只会养出懒汉,引发纷争!只有教他们如何使用工具,建立秩序,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您放心,我们绝不辜负您的顶层设计,保证圆满完成这次‘文明教化’的任务!”
孙连城绝望地闭上了眼。
他感觉自己不是他们的领导。
他是被他们用自己脑子里的思想钢印,强行架起来的一个泥塑的神像。
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这群狂信徒解读成他们想要的那个意思。
他彻底放弃了抵抗。
不远处,伊莎贝尔倚在一辆卡特彼勒矿卡的巨大轮胎上。
她不知从哪找到了一双合脚的工装靴,换下了那双精致的高跟鞋。原本披散的金发被她随意地扎成一个高马尾,身上那件丝绸衬衫的下摆,在腰间打了个结,露出一截紧致平坦的小腹和诱人的马甲线。
汗水微微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让她看起来少了几分办公室女郎的精致,多了几分充满力量感的野性。
她看着被一群狂热信徒包围、一脸生无可恋的孙连城,那双蓝宝石般的眼睛里,笑意再也藏不住了。
她走到孙连城身边,一股汗水与香水混合的、奇异又好闻的气息飘了过来。
“所以,这就是你计划中的‘新秩序’?”
她饶有兴致地问,“用中国的兵法和革命电影,来改造非洲部落?你可真是个天才。”
孙连城转过头,看着她那张幸灾乐祸的俏脸,第一次感觉,这个女人比卡隆博的军队还要危险。
……
夜幕降临。
哈桑村中央的空地上,篝火熊熊燃烧。
整个村庄的男女老少,卡隆博将军麾下的士兵,还有所有中国援建项目的工程师们,黑压压地坐在一起。
所有人都仰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那块挂在猴面包树之间的巨大白色幕布。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激昂的音乐和黑白的闪动光影,将一张张不同肤色的脸,映照得格外清晰。
孩子们看得手舞足蹈,模仿着电影里挖地道的动作。
大人们虽然看不懂,但那激烈的枪战和紧张的氛围,让他们看得目不转睛。
卡隆博将军和他的士兵们,则看得一脸严肃,仿佛在学习一种全新的战术。
老王、老张、老李三人,像三位得意的导演,看着自己的作品首映成功,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孙连城一个人,远远地站在村口的黑暗中。
他看着银幕上闪动的人影,看着那些沉浸在光影中的、质朴而快乐的脸庞,再看看自己那群正在“传播文明”、干劲十足的下属。
他第一次感觉,自己不是被某个领导穿小鞋,不是被某个同事背后捅刀。
他是被整个世界,用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联合起来,“霸凌”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和荒谬感,将他彻底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