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饵,是投入京州这潭死水里的深水炸弹!”
高育良抚掌赞叹,眼神全是欣赏。
“李达康不是要压他吗?好!我就把事情捅到天上去!”
“用一个所有人都觉得荒诞的理由,将矛盾从京州内部,直接升级为省委关注的焦点!”
“这一招,叫'投石问路'!”
“他要看沙瑞金的反应。如果沙书记不管,说明他无足轻重;
如果沙书记介入,哪怕是批评,都说明他已经入了省委一把手的法眼!”
高育承享受着学生们恍然大悟的表情。
“结果呢?沙书记不仅介入了,还给了专题汇报的机会!”
“这等于告诉所有人,尤其是李达康——孙连城这个人,我保了!”
“你们谁也别动!”
“他用一个订书机,成功撬动了汉东省的政治格局。”
“既试探了李达-康的底线,又探明了沙瑞金的态度,还顺便躲过了市委常委会的批斗。”
“一石三鸟,举重若轻……此人,恐怖如斯!”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祁同伟如遭雷击,这才明白自己和孙连城之间的差距,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第二天上午九点,省委一号会议室。
孙连城站在汇报席前,面对以沙瑞金为首的几位省委领导。
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打哈欠。
他拿着AI生成的稿子,用四平八稳、不疾不徐的语调念了二十分钟。
通篇充满哲思和高度,就是没一个具体案例,更没提一个“订”字。
沙瑞金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
汇报完毕,沙瑞金带头鼓掌。
“讲得好,连城同志。”
沙瑞金脸上露出满意微笑。
“你这个提法很有新意。'在战略上大胆,在战术上节俭',说到点子上了!”
他看向其他领导。
“我们有些干部,一谈创新就要花大钱,一谈节约就什么都不干。”
“连城同志这种'勤俭办大事'的思路,值得研究推广。”
最后,沙瑞金看着孙连城,勉励道。
“你这个考核试点,要继续大胆探索。不要怕争议,改革总是在争议中前进的。”
“省委会支持你们。”
“谢谢沙书记!谢谢各位领导!”
孙连城深深鞠躬,如蒙大赦。
他感觉又成功混过一关。
走出庄严肃穆的省委大院,孙连城长舒一口气。
阳光正好,连空气都带着自由的甜味。
就在这时,一辆挂着普通牌照的黑色奥迪A6缓缓停在身边。
车窗是深色的,看不清里面。
孙连城下意识退了一步,保持警惕。
后座车窗悄无声息滑下,露出一张约四十岁、戴金丝眼镜的脸。
那张脸保养极好,笑容真诚可靠,带着久居海外的精英气质。
让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请问,是京州市光明区的孙连城书记吗?”
来人普通话标准,声线温和。
孙连城点头。
男人笑容更加灿烂,主动伸手,身体微微前倾示尊重。
“孙书记,您好!久仰大名,我是路易斯。”
他自我介绍道。
“海外华侨联合商会的首席投资顾问。我最近一直在关注京州,特别是您。”
路易斯的眼神锐利而直接,混合着欣赏与探究,像是在评估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您提出的'勤俭办大事'理念,在海外侨商界,引发了很有趣的讨论。”
“我们认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全新的,更高效的投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