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名义:让你整改,你气疯达康书记 > 第144章 一句话,懒政之王镇压全场!

第144章 一句话,懒政之王镇压全场!(2 / 2)

一名来自光明区、发际线很高、眼袋很大的老油条科长,觉得自己已经完全领悟了孙书记的“为官心学”。

他激动地举起了手。

孙连城点了他的名。

“孙书记!您刚才那番话,真是让我们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老科长站起来,满脸通红地问道。

“您的意思我领会了!”

“那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只要保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出错、不惹事,就可以在自己的宇宙里,保持那份宝贵的宁静了?”

这话一出,全场响起一片会意的哄笑声。

监控室里,李达康的脸已经黑如锅底。

这简直是在公然为“不作为”寻找理论依据!

他恨不得立刻冲进教室,把那个科长连同孙连城一起,打包扔进真正的宇宙里去!

讲台上,孙连城扶了扶眼镜,内心烦躁到了极点。

又来一个。

还让不让人下课了?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决定速战速决。

【“言简意赅”光环已启动】

他淡淡地看着那个满脸期待的老科长,嘴里不带任何感情地吐出了一句话:

“宇宙是运动的,宁静是相对的。”

“你连自己的轨道都找不到,谈什么宁静?”

嗡——

那个老科长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他张着嘴,像是被人迎面打了一记无形的闷拳。

大脑一片空白,冷汗“唰”地一下就从额头冒了出来。

全场原本还带着笑意的干部们,也瞬间呆住,哄笑声戛然而止,整个教室死一般寂静。

这句话,在他们听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心上!

什么叫“宇宙是运动的”?

这是在说,改革和大势是不断向前的,想躺平不动,就是逆流而行!

什么叫“宁静是相对的”?

这是在警告,所谓的“不出错”,只是暂时的,是在特定条件下的。

一旦形势变化,不作为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

最诛心的是最后那句——“你连自己的轨道都找不到,谈什么宁静?”

什么叫“找不到轨道”?

这不就是在点着鼻子骂他,脱离了组织的要求,偏离了人民公仆的航线,失去了作为一名干部的基本定位吗!

一句话,仅仅一句话,就把那个老科长刚刚建立起来的理论自信,击得粉碎。

直接把他钉在了“思想觉悟低下”的耻辱柱上。

与此同时,在省委书记办公室里,沙瑞金正通过远程连接,和秘书一同观摩着这场别开生面的“整风学习班”。

当孙连城说出那句话时,沙瑞金的眼睛亮了。

他对身旁的秘书笑了笑,说道:“这个孙连城,有意思。”

“看来不是个单纯的和稀泥的干部,他这手太极推手,玩得很高明啊。”

孙连城对此一无所知,他只知道,脑海里那悦耳的提示音又响了。

【叮!宿主无心之言再次被深度解读为雷霆手段,成功震慑摸鱼同僚!】

【“太极宗师”熟练度+5%!】

【奖励咸鱼值50,000点!】

孙连城内心狂喜:又来钱了!

不过这群人怎么这么容易被唬住?

我就是想快点下课回家看星星啊!

经此一役,学习班的风气瞬间被扭转。

再没人敢嬉皮笑脸,也没人敢提问。

一个个正襟危坐,眼神里充满了对孙连城这位“扫地神僧”的敬畏。

孙连城乐得清闲。

为了应付接下来的差事,他想了个绝妙的主意——让所有学员每天抄写一篇《人民日报》社论。

每人五千字,写不完不准下课。

教室里顿时只剩下“沙沙”的写字声。

而他自己,则躲在党校分配的临时办公室里,喝着茶,看着报。

绞尽脑汁地炮制出了一篇名为《浅谈基层干部的担当精神》的心得体会。

全篇文章引经据典,气势恢宏,充满了“既要”“又要”“也要”之类的排比句。

每一句都无比正确,连在一起却又不知所云,堪称废话文学的巅峰之作。

这是他多年官场生涯练就的绝活——用最标准的官样文章,表达最空洞的内容。

他满意地读了一遍,准备明天就把它塞进文件堆里,彻底归档了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张写满了正确废话的稿纸,命运的轨迹早已偏离了他的预想。

当晚,汉东省最大的网络论坛“汉东在线”上。

一个刚刚注册的、名为“星空下的守望者”的匿名Id,发布了一个新帖子。

帖子的标题,红得发紫,大得吓人——

【独家解密!京州孙连城书记的“宇宙为官心学”,字字珠玑,据说读懂的人都连升三级了!】

帖子正文,赫然便是孙连城那篇《浅谈基层干部的担当精神》的全文扫描件。

帖子发出的短短十分钟内,点击量破万,回复上百。

【1楼】:沙发!孙书记牛逼!宇宙级思维!

【2楼】:我靠,这理论水平,怪不得能把懒政干部治得服服帖帖的!

【3楼】:楼主哪来的内部资料?这不会是孙书记本人发的吧?

【4楼】:求问,孙书记还收徒弟吗?我想学这套“为官心学”!

【5楼】:我是光明区的,今天下午我们科长回来脸都是白的,说是被孙书记一句话给震住了!

网友们的热情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瞬间将这个帖子顶到了论坛首页,并开始向各大工作群、社交媒体疯狂扩散。

一场席卷整个汉东官场内外的巨大网络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而此刻的孙连城,正在家里的阳台上,悠然自得地架设着他心爱的天文望远镜,准备观测新发现的彗星。

对那张即将把他推向风暴中心的稿纸,以及网络上山呼海啸般的“赞誉”,他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