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你咋知道啊?大爷爷,他跟你说了?”蔚蓝刨根问底。
“嗯,嗯,大爷爷要吃饭,吃完饭再说嘞!”仁之大爷坚决的回避主题。
这家伙,蓝妮儿这孩子太猛了,朝不住,再也不瞎编了。
建坤憋不住,就揭仁之大爷的老底儿,“大爷,我们小时候,你可忽悠我们了,吓得我们晚上睡觉都不敢闭眼,就怕老鳖精来抓我们,扣我们的眼。咋你这招碰到蓝妮儿不好使了呢!”
仁之大爷瞪建坤一眼,“兔崽子,你自己胆小,你怨谁?人家蓝妮儿胆大,你跟人孩子根本比不了,别瞎吵吵,吃你的饭吧!”
蔚蓝跟爷爷眨巴眼,爷爷就夹给她一块鱼肉,蔚蓝眯着眼睛,蜜了香甜的吃。
大家伙都憋笑。
晚饭后不一会儿,四妯娌拿着练习的作业来了。
芳杏耐心的给她们指正,又重新给她们演示一遍。
桂叶和素欣也在旁边认真的看。
正月初十,于哥把货架子做好了,黑色的油漆刷的又亮又光滑。建福找大货车拉了两趟,才全部给拉回村里。
爱军几个呼呼隆隆的,又搬又抬的,把架子安置在计划好的位置。
爱军的木板是个慢工,只做好了一部分,先紧着仓库用。专业就得专人显示,爱军的木板做的严丝合缝,光滑细腻,铺在架子上刚刚好,缝隙里连根针都插不下去。
于哥都服,给他兄弟俩点赞。
正月十一这天下午,云妮坐着大货车,风尘仆仆的回了家。
蔚蓝带着蔚晴,在小树林里等着姐姐。看见姐姐下了车,她一个高蹦到姐姐身上,抱着云妮撒欢。
云妮抱着蔚蓝转完圈,又抱着蔚晴转,三姐妹畅快的笑声,把小树林的鸟儿都惊跑了。
芳杏欢喜的看着她们笑。
所有人早就准备到位了,爱军先把货车师傅迎进家,端茶倒水递烟待客。
蔚佑之和仁之大爷接手,陪着师傅喝茶。
爱军又出去跟其他人一起搬搬抬抬的,一直忙到天黑,才把两车货卸完。
晚饭又是春芳和春花做的。芳杏指挥着大家归置东西。一直到吴江下班回来了,她才松了一口气把指挥权交给吴江,她去打点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拜托货车师傅捎去京城给文芷兰和覃丹他们。
两个货车师傅是地道的京城人,吃着又香又绵的芋头,赞不绝口。吃着鲜香的咸鱼干和干虾海米,交口称赞。甜软的苹果脯和地瓜脯更是让他们都停不下嘴。
云妮心思多活泛啊,转着眼珠问师傅,“师傅,我们这儿的东西好吃吧,在京城可买不到这样地道的东西。”
师傅们一边吃一边点头,确实买不到。
云妮提示他们,“我们这儿可多的是,你们要是感兴趣,可以各式各样的收一点,我觉着带回京城卖,能上个好价钱。”
师傅眼睛一亮,可不是咋地,这不是现成的来钱买卖嘛。
两个人一商量,收货。
好嘞,云妮转头带着蔚蓝去找支书,支书打开村里的大喇叭,一广播,家家户户动起来了。
庄户人家,这芋头啊,土豆啊,地瓜脯,苹果脯,家家都有,能卖上钱,那还能不瞪起眼来。
吴江又拉着姐妹仨去了一趟茂梓村,开林一听,更来了精神,他本身在村里就是船长,一听海货是京城有人来收,他一溜小跑也去村里大喇叭招呼。
然后安排小堂弟跟着吴江回来给师傅带路。丽霞不干了,领着弟弟就爬上了车,她必须要跟着去姑姑家。
姥姥也不管了,反正大人要忙乎大半夜,随她去吧,快去骚扰她姑去吧。
于是,丽霞和泽宇欢天喜地的来到了姑姑家。
姑姑家也是一片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走路都得好好看着走,一不小心就绊了腿。
芳杏根本不顾得这几个小东西,手一挥,让蔚蓝好好带着她们,拉着云妮就去忙乎了。
好嘛,云妮这个商机,让新河村和茂梓村的乡亲们,几乎一夜未眠。
两个师傅带的钱也不够啊,吴江出马一个顶俩,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往家打电话试试,能不能凑出钱来。
两个师傅打完电话,家里人凑钱去了,但不敢保证能凑到那么多,就是凑到了,一时又到不了账。
吴江就打电话让他妈以公司的名义担保,让李经理先把钱替他们付了,这俩人给打欠条,回去以后限期把钱还给公司。
啊呀呀,这可解决大问题了。两个师傅感恩戴德,他们只要把货能拉回京城,就能狠赚一笔,还钱不成问题。
公司也不担心他俩欠账,都是经常有业务来往的不说,还是京城土着,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
文芷兰办事很利索,一会儿就把电话打回来了,告诉说李经理明天一大早就去银行汇款。
皆大欢喜。
那天晚上新河村和茂梓村都是灯火通明,称重的,记账的,维持秩序的,一片欢腾。
芳杏数数家里的现金,一万多块,就敞亮的跟支书商量,一手交货一手付钱。
支书高兴的连连对芳杏抱拳,赞大拇指。
然后,再次打开大喇叭,颂扬芳杏的大气,让乡亲们记她的好。
最后,货车师傅是满载而归,兴高采烈。乡亲们的衣兜里,有了票子,喜气洋洋。
我们的刘芳杏和蔚云妮,让大伙儿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