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通过巨幅照片和精致模型,向公众展示了其核心力量,
十几艘在战后接收自日本,并经过初步涂装,已然悬挂上红旗的航空母舰。
它们象征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雄心,预示着未来的海洋上必将有中国舰队的身影。
柯明义一家子,被安排在观礼台上一处视野极佳的位置。
柯明义穿着普通的深色中山装,欣曦月则是一身素雅的旗袍,两人并肩而立,神情平静而欣慰。
他们的儿女,十来岁,被父母抱着,激动地看着眼前这恢弘的场面。
柯明义的目光扫过那一列列钢铁洪流,一架架啸傲长空的战鹰,最终落在那面飘扬的红旗上。
大典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典礼结束后,柯明义便开始实践他此前的安排,逐步淡出权力核心。
他选择了半隐退的生活,将庞大的“东山”体系,
包括其旗下的工厂、矿山、研究机构、教育体系以及庞大的技术人才库等等,有条不紊地、分批次地移交给了新政府。
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十年,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理性和诚意,确保了交接的平稳,没有引发大的动荡。
唯一没有被提及移交的,是那颗代号“小姑凉”及其后续衍生战略武器的终极控制权,
那个象征着毁灭与威慑的红色按钮。
柯明义没有主动交出,新政府也从未提起。
这枚按钮留在柯明义手中,本身就是一种超越常规政治逻辑的终极威慑,
让即便是同样拥有了类似武器的美国和苏联,在制定任何涉及中国的战略时,都不得不心存最大的忌惮。
时光荏苒,转眼便是十年。
到了一九五九年的国庆十周年大典,东山体系的移交工作已基本完成,新政府全面接管了国家的工业命脉和科技引擎。
此时的柯明义,已真正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与欣曦月的一双儿女也早已在各自的领域成家立业。
十年大典结束后,柯明义拉着欣曦月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彻底从所有公务中抽身。
退休后的生活,柯明义严格遵循着道家养生之道,清心寡欲,注重锻炼和饮食。
他与欣曦月寄情于山水之间,足迹遍布名山大川。
或许是这养身健体、顺其自然的生活方式确实效果显着,岁月似乎对他们格外宽容。
一九八五年,中国宣布“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完成,
几乎同时,覆盖全国的光纤网络也铺设完毕,个人计算机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社会的信息化浪潮悄然兴起,柯明义在幕后推动的科技种子,终于在新时代结出了硕果。
一九九零年,新政府最初的三位核心领导人相继与世长辞,一个时代缓缓落幕。
许多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同志,身体也渐渐出现了问题。
相比之下,已经八十岁的柯明义和欣曦月,却依旧精神矍铄,步履轻健,活蹦乱跳,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一头秀发依然乌黑,看上去只有四十余许。
进入两千年,世界格局依然是中美苏三足鼎立,但中国的综合国力多年来稳居首位。
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年届九十的柯明义夫妇,依旧是满头乌黑,精神饱满,活蹦乱跳,
兴致来了,依旧会去游山玩水,让身边的保健医生和工作人员提心吊胆又暗自称奇。
每逢过年,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齐聚一堂,儿孙绕膝,热闹非凡。
只是坐在主位上的柯明义和欣曦月,看着婿,
心中不免有些异样的感觉,私下里调侃,带他们出门,不知情的恐怕会以为他俩才是儿女。
好在儿女们虽显老态,精神和身体都还算硬朗,无需他们过多操心。
老两口后来更乐意带着孙辈甚至曾孙辈一起玩耍,因为从外表上看,他们之间的年龄反而没什么差别。
日历翻到了二零二五年。
一百一十六岁的柯明义和欣曦月,头上终于悄然攀上了些许银丝,但依旧面色红润,眼神清澈,行动间不见丝毫龙钟老态。
在某一个平静的午后,柯明义独自来到某个地方,看着远处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
重回起点,就是在这里,他穿到了民国一九三一年。
世事风云变幻,无数的人和事,如同电影胶片般在脑海中飞速闪过,
最终沉淀为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往事过眼云烟。
就在这一天过去,第二天清晨来临的时候,柯明义和欣曦月穿戴整齐,
平静地走进了那扇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踏入的红墙。
在里面,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几位核心领导人的静静等候。
柯明义从一个贴身携带的、看似普通的小盒子里,
取出了那枚承载了半个多世纪终极威慑,从未被轻易动用,
深藏在1立方米空间里的红色按钮,郑重地移交了出去。
没有多余的话语,一切,尽在不言。
这个动作,为柯明义传奇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平静而最终的句号。
他真正地将一个完整、强大、并且消除了最后一点内部隐患的国家,交还给了它的人民。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