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无声(2 / 2)

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比任何言辞都更具力量的姿态。

柯明义延续了他之前定下的铁律,并且执行得更加彻底。

通往重庆政府和那些心思浮动军阀区域的物资通道,被收得更紧。

国内生产的燃油、特种钢材、精密零件、通讯设备和药品,

这些维系现代军队命脉的资源,其流向被严格管控,

审批权限被牢牢握在柯明义的核心团队手中。

任何试图绕过这套体系,私自与外界进行大规模军事交易的企图,都会立刻遭到无情的截断。

与此同时,在广袤的华北、西北乃至东北地区,

由八路军、晋绥军、绥远军和东北军主导的,规模更大、针对性更强的联合军事演习接连上演。

钢铁洪流在边境地区驰骋,战机编队在空中呼啸,无线电波在空气中密集交织。

这些演习没有明确的假想敌,但其展示出的强大肌肉和高度协同的作战能力,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警告。

它清晰地告诉所有心怀异志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任何试图违背“东山”意志的军事冒险,都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柯明义不需要发表声明,他掌控的军工产能、后勤命脉和精锐兵团,就是他最铿锵有力的语言。

他用行动构筑了一道无形的壁垒,将中国与外界正在燃烧的世界大战隔离开来。

这道壁垒,不仅阻挡了盟国渴望获得的援助通道,也同样阻断了轴心国试图拉拢渗透的任何可能。

德国的诱惑,盟国的恳求,在国内部分人心中激起的涟漪,

在这道由绝对实力铸就的堤坝面前,最终只能无奈地消散。

重庆政府内部那些关于“灵活应对”、“借力打力”的争论,

在意识到没有柯明义的认可,连一箱子弹都无法运出国境,

甚至自身内部都可能爆发冲突的现实后,逐渐失去了市场。

躁动的心,再次被强行按捺下去。

中国的国门,在柯明义的意志下,仿佛被焊死了一般。

无论门外是苦苦哀求的盟国,还是暗送秋波的轴心,

门内,只有柯明义主导下,按照自身节奏,

专注于消化光复区、建设大后方、开发大蒙古,提高民智,积蓄力量的庞大机器在隆隆运转。

他是一个极有耐心的猎人,在获得足够的筹码,彻底洗刷民族的百年耻辱之前,

他绝不会让中国的力量,为任何外部势力的利益而浪费一滴血。

这场由外界诱惑与内部压制构成的无声较量,贯穿了一九四三年的尾声。

当严寒逐渐褪去,春天的气息再次降临黄土高原时,

中国依然保持着那种令外界捉摸不透的孤立与沉默。

只是在这片沉默之下,力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地滋生和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