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藏不住了,那还藏个屁!
柯明义和延安那边一个电报沟通,两边立刻达成共识:摊牌了!不装了!给老子往死里干!
命令一下,整个西北和太行山都疯了,那些筹建了几个月、眼看就要收尾的新飞机生产线,被下了死命令:
所有人吃住在车间,机器二十四小时不许停!零件、木材、发动机,玩儿命地送!原本计划月底投产,现在给老子提前,这个月,必须看到新飞机下线!
工人们眼睛熬得通红,可没人喊累。看着一架架飞机的骨架在流水线上成型,铆枪的声音像过年放鞭炮一样密,心里就憋着一股火:“造!多造一架,就能多揍下一架鬼子飞机!”
生产线在玩命,训练场更是在玩命。
之前还扭扭捏捏,怕暴露,只敢在早晚和复杂气象下偷偷练。
现在?敞开了练!
白天,天上的太阳归我们,夜晚,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还是归我们!飞行员轮班倒,人歇飞机不歇!
当延安那边的五十架“初教-1”教练机、一百架“山魈-36”运输轰炸机、一百五十架“风啸-36”战斗机,
和太行山“东山”基地这边的一百架教练机、两百架“山魈”、三百架“风啸”,
同时从各自隐蔽的机场腾空而起,开始不分昼夜的大练兵时,那场面,简直能把小鬼子的鼻子气歪,把老百姓的眼睛看直!
白天,陕甘宁和太行山的上空,引擎的轰鸣声几乎就没断过。
一群群“初教-1”像忙碌的麻雀,带着新飞行员练习起降、编队。
庞大的“山魈”机群则模拟着轰炸和运输,在山谷间穿梭。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风啸”机群,它们三架一组,五架一队,时而爬升抢占高度,时而俯冲模拟攻击。
银灰色的木质机身(东山部分飞机已尝试使用金属蒙皮混合结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机翼下那狰狞的枪口,看着就让人安心。
到了晚上,机场跑道两侧亮起一串串灯火,起降的飞机航灯像流动的星辰,发动机的咆哮划破夜的宁静,那是属于中国空军的怒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