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232章 戈壁滩上的“特区”

第232章 戈壁滩上的“特区”(2 / 2)

西北,预定的开发核心区,延长油田附近。

昔日荒凉的戈壁滩,如今彻底变了样。巨大的标语牌立了起来——“时间就是力量,效率就是生命!”

“东山建设兵团”的旗帜在风沙中猎猎作响。

柯明义派来的先遣队,已经用令人瞠目的速度,完成了初步的基础建设。

简易但坚固的板房和窑洞成排出现,深井打出了水,小型火力发电厂率先轰鸣起来,提供了宝贵的电力。

从太行山运来的机床设备,一卸车就被搬进刚刚盖好屋顶的厂房里,老师傅们带着招募来的新手,连夜调试。

柯明义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他投入了巨量的工程机械和人力,以延长油田为核心,疯狂地向四周辐射开垦道路网络,连接计划中的各个厂矿点。

庞大的建筑工地上,人声鼎沸,号子震天。来自各地的工人们,在“东山”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着使用搅拌机、起重机,学着看图纸,学着浇筑混凝土。

炼油厂的蒸馏塔一天天拔高,钢铁厂的高炉基础已经夯实,机床厂里传出了调试设备的金属摩擦声……

一个集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化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区雏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野蛮生长。

为了高效管理,柯明义直接套用了“东山”体系内部那套成熟的管理模式。

他成立了“西北开发总指挥部”,下设各个专业局,职责分明。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核算制度。

同时,也把“东山信用券”体系搬了过来,在这里,这种能兑换粮食和实物的券,比任何法币都坚挺。

更重要的是技术扩散。“东山”派来的工程师毫无保留地开办夜校、培训班,现场教学。

要求很明确:尽快让本地招募的工人掌握技能,能独立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