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182章 “三十二式”105毫米轻型榴弹炮

第182章 “三十二式”105毫米轻型榴弹炮(1 / 2)

“太行一号”油压机的成功,如同给“东山”体系本就强劲的工业心脏注入了一剂高能燃料。但柯明义的眼光,早已投向了更远的地方,真正能决定战场态势的战略级力量:师属重炮。

就在油压机验收成功后的第二周,太行山深处一个更加隐秘、守卫等级堪称变态的试验场上,另一项验收正在无声地进行。

这里没有欢呼,只有近乎凝固的严肃。参与者的数量被压缩到极致,除了绝对核心的技术负责人和寥寥数位最高决策者,甚至连许多基地内部人员都不知道此地的存在。

场地的中央,覆盖着厚实的伪装网,一门线条硬朗、散发着冷峻钢铁光泽的重炮,静静地矗立在预设阵位上。这就是“东山”军工技术的集大成者之一,“三十二式”105毫米轻型榴弹炮。

它的设计理念源自柯明义提供的方向,由张泽远率领的技术精英团队,消化了能搜集到的所有德国leFh 18和苏联-30火炮的技术资料,并结合自身工艺水平进行了优化创新。

朱建平(他现在是基地重型武器项目的总工程师)正拿着记录板,声音压得很低,向柯明义、左玉波等人做最后汇报:

“老板,左先生。‘三十二式’最终测试数据汇总。”

“口径:105毫米,药室容积、膛线缠度经过优化,初速和精度超过预期。”

“炮管:采用‘太行一号’锻造成型的毛坯,经深孔钻、自紧工艺和精密拉线,理论寿命超过七千发。目前已完成五百发全装药寿命试验,身管磨损在预期内。”

“炮架:全钢制结构,带可折叠防盾。关键改进在于这套扭杆式悬架和液压复进机,完美匹配我们改装的‘东山’式六轮重型卡车(缴获的日本卡车大幅改装加强)。

公路牵引时速可达五十公里,越野时速也能保持在二十公里以上,急停急起,架撤速度快。”

“射程\/射速:使用全装药新式榴弹,最大射程达到一万一千八百米。熟练炮组可维持每分钟六到八发的爆发射速,持续射速每分钟四发。”

日军师团主力装备的九一式105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仅有一万米出头,且笨重得多。这门炮在射程和机动性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精度呢?”柯明言问道,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门炮。

“这是最令人满意的部分。”朱建平脸上难得地露出一丝自豪,“采用我们自研的瞄准具和严格控制的装药、弹体质量,间瞄射击散布远优于设计指标。

上次极限射程测试,十发弹着点覆盖范围不到日军同类火炮的一半。直瞄射击?一千米内,它有机会敲掉鬼子的薄皮坦克。”

“测试中发现问题没?”左玉波更关心可靠性。

“有一些小问题。”朱建平很诚实,“液压复进机在极限低温下密封性有轻微下降,但未漏油,已更换新型耐寒密封圈。

高低机在快速连续射击后,齿轮间隙有微小变化,不影响使用,但下一批次会进行强化处理。总体而言,可靠性远超预期,达到了量产标准。”

柯明义走上前,手掌抚过冰冷而光滑的炮管,那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徽标:一座抽象的山峰,内部嵌着“东山”和“32”的字样。

“试射一组。”他命令道,声音不大,却不容置疑。

“是!”朱建平立刻转身,向远处待命的、经过最严格政审的炮兵班打出旗语。

装弹、瞄准、击发!整个过程安静而迅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