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这回是真急眼了!
华北、华中,一口气又砸下来六十万新兵蛋子!这帮家伙可不是拉来凑数的,足足闷头练了三个月,枪法、拼刺、土工作业,样样像模像样,眼睛里冒着嗷嗷叫的凶光,就等着上来啃肉了。
这还不算完,更绝的是,每个小鬼子,从关东军的老油条到刚下船的新兵,怀里都揣上了一本刚印出来的、还带着油墨味的《新编对华作战纲要》!
这玩意儿可不是以前那套死板教条了。里面写的全是这几年在中国战场上用血换来的“经验”:怎么识别“没良心炮”的发射阵地、怎么防备游击队的冷枪冷炮、怎么在巷战里用火焰喷射器清房子、甚至还有怎么对付八路的地道战!
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就差拍成教学电影了!
消息传回国内,各方大佬头皮瞬间麻了!
“他娘的!小鬼子也学会总结经验了?还人手一册?这仗还怎么打?”老蒋在重庆的办公室里,把茶杯摔得粉碎。底下参谋们噤若寒蝉,谁都知道,鬼子这一手太毒了,这是要把他们用无数鲜血换来的战术优势给拉平啊!
延安的窑洞里,毛委员看着情报,眉头紧锁,猛吸了一口烟:“我们的《对日作战纲要》刚发下去没多久,鬼子这就跟上了?还搞出了针对性这么强的玩意儿?看来,我们的教材也得立刻升级!”
几乎同一时间,所有目光,重庆的、延安的、桂林的、太原的,甚至各地游击队的都不约而同地瞄向了同一个地方:太行山深处,“东山”体系的老巢。
为啥?因为只有“东山”那里,才有最全的战例资料!国军正面战场的、八路军敌后破袭的、各地方军阀游击骚扰的、甚至鬼子新战术的细节…各地缴获的鬼子那本《新编对华作战纲要》也都被当成宝贝一样,以最快速度被送进了太行山。
柯明义瞬间鸭梨山大!
基地核心的作战研究室里,灯火彻夜通明。来自各方势力的作战参谋、经验丰富的老兵、懂日语的翻译官、甚至还有被“请”来的日军俘虏…全都挤在一起。
桌子上、地上铺满了各式各样的作战报告、地图、照片和那本鬼子的新纲要。争吵声、讨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这里!鬼子提到用军犬配合小型无线电侦测我们的地下电台,这条必须加进去!”
“还有这条!他们强调小队突击时,步兵和坦克的协同,我们的反坦克小组战术得改!”
“晋绥军送来的这份战报有用!他们用土地雷加诡雷,一次炸掉了鬼子半个工兵小队!”
“八路军这边的新经验,把地道和反斜面工事结合,效果很好!”
“武汉围困战时,国军那个营长用的炸弹打坦克的土办法,虽然冒险,但记录一下!”
张泽远带着技术支队的人,眼睛熬得跟兔子似的,疯狂地汇总、整理、验证、提炼。柯明义亲自坐镇,盯着每一项修改,他要的不是理论,是拿起来就能保命、能杀敌的干货!
时间不等人!鬼子新兵正在开赴前线,晚一天,前线的弟兄就可能多流无数血!
几乎是压着极限,“东山”体系最新版的《新编对日作战纲要(1935年应急修订版)》终于定稿!厚度比鬼子的还夸张,但内容更狠、更实用、更接地气!
没有废话,直接分成几大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