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165章 《东山理工教材体系》(1935年版)

第165章 《东山理工教材体系》(1935年版)(2 / 2)

特点: 直接服务于“三酸两碱”生产、火药合成、金属冶炼、药品制备。

4. 《机械原理与设计》

内容: 机构学(连杆、凸轮、齿轮系)、机械零件(轴、轴承、螺栓、弹簧)、机械传动、简易机械设计流程。

特点: 培养学生设计和改进简易工具、夹具、机械设备的能力。

5. 《电工学基础》

内容: 电路分析、电磁理论、电机与变压器、发电与输电、安全用电、无线电基础。

特点: 服务于基地小水电建设、机床电机维护、无线电通讯设备维护。

三、 大学阶段(专业化,重研发)

目标: 培养能够独立解决复杂问题、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的专业工程师和科研人员。

大学教材不再是单一课本,而是以“专业核心教材 + 专题讲义 + 海外论文编译集 + 项目实践”的形式存在。

专业方向包括:

1. 冶金与材料工程:

核心教材: 《钢铁冶金学》、《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材料学与热处理》、《非金属材料(水泥、陶瓷、玻璃)》、《材料分析与测试》。

内容: 从矿石到高性能合金的全流程,重点解决枪管钢、装甲钢、弹簧钢、耐热合金的国产化问题。

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核心教材: 《精密机械设计》、《机床理论与设计》、《刀具与夹具》、《液压与气动技术》、《公差与测量技术》。

内容: 如何设计、制造、维护高精度机床(车、铣、刨、磨、钻),如何实现生产过程的半自动化。

3. 化学工程与火药:

核心教材: 《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火药与炸药工艺学》、《有机合成工艺》、《高分子化学与工艺》。

内容: 规模化、稳定化生产硫酸、硝酸、发射药、猛炸药(tNt、黑索今),探索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

4. 动力与车辆工程:

核心教材: 《内燃机原理与设计》、《车辆理论与设计》、《传动技术》、《坦克与装甲车辆概论》。

内容: 研究改进汽车、坦克发动机,设计适应中国地形的车辆。

5. 无线电与电子工程:

核心教材: 《电子管电路设计与分析》、《无线电发射与接收技术》、《脉冲与数字电路入门》、《伺服与控制技术》。

内容: 研制更小型、更稳定的军用电台、步话机,探索雷达、引信技术的可能性。

6. 土木与建筑工程:

核心教材: 《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建筑材料》、《地基与基础》、《道路与桥梁工程》、《坑道与防护工程》。

内容: 服务于基地建设、防御工事构筑、道路桥梁修建、秘密地道开挖。

7. 兵工与弹药工程:

核心教材: 《枪炮理论》、《弹道学(内弹道\/外弹道\/终点弹道)》、《弹药设计与制造》、《引信技术》、《火控系统概论》。

内容: 这是集大成的专业,综合运用以上所有知识,专门从事武器系统的设计、仿制、改良和创新(如火箭炮、无后坐力炮、磁性雷)。

总结:

柯明义的这套教材体系,是一个从扫盲到高科技研发的完整工业化人才快速培养流水线。它完全服务于“抗战”和“建设”两大核心目标,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正是这套隐藏在太行山深处的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东山”和整个中国的抗日力量输送着最急需的技术血液,成为了柯明义改变历史进程的最核心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