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秋狩开始!(2 / 2)

就这样,莲沼蕃的部队在绥远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月,来回冲杀,确实练了兵,也抢了些物资,但始终没能在傅作义的防线上撕开大口子,反而自己损失了不少人马和装备。到了九月底,眼看占不到更大便宜,天气也转凉,鬼子驻蒙兵团才悻悻退兵。

傅作义部虽然压力巨大,但凭借工事和灵活战术,硬是顶住了鬼子这波“练兵式”进攻,还摸到了点鬼子新战术的门道。

山西这边,九月份,鬼子第20师团长川岸文三郎的任务最明确:拿下正太铁路!彻底控制这条连接山西煤矿和外界的大动脉!

负责防守正太铁路沿线的,主要是阎锡山的晋绥军一部分,还有老蒋派来协防的一些中央军部队。阎老西虽然抠门,但也知道正太路和煤矿是他的命根子,丢不得,所以也下了血本。

鬼子这次不玩虚的,玩的是“堡垒对堡垒”,硬啃!他们沿着铁路线,一个据点一个据点地拔。

“杀给给!”鬼子指挥官战刀一指。先是山炮、野炮对着晋绥军坚守的据点猛轰,炮弹像下雨一样,把阵地犁了一遍又一遍。

炮火一停,鬼子步兵就端着刺刀,在轻重机枪掩护下往上冲。

守军的弟兄们从尘土里爬出来,操起晋造步枪、手榴弹玩命抵抗。 “顶住!给老子顶住!丢了阵地,阎长官饶不了咱们!”军官们声嘶力竭地喊。

有的据点守得极其顽强,像钉子上一样,打退了鬼子好几次进攻。但鬼子火力太猛,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天上还有飞机扔炸弹。往往激战数日,血流成河之后,据点还是失守了。

鬼子每占下一个地方,立刻变成土拨鼠,拉来水泥、钢筋、砖石,疯狂修建炮楼、碉堡,拉起铁丝网,设置机枪火力点,把铁路线看得死死的。

晋绥军和中央军也发了狠,你修我也修!你在铁路边修炮楼,我就在铁路两边的山上修更坚固的工事!居高临下,专门打你的巡逻队和运输车!

“把《纲要》里的招都给老子用上!”前线指挥官吼着,“组织神枪手,专打鬼子军官和工兵!派小股部队晚上摸下去,炸铁轨!割电线!埋地雷!”

于是,正太铁路成了一条死亡之路。白天,鬼子装甲巡逻车轰隆隆开过,炮楼上的膏药旗飘着。但到了晚上,枪声、爆炸声就没断过,铁轨三天两头被炸断,电话线也老是被割,运煤的火车根本没法正常开。

川岸文三郎气得要死,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来保护这漫长的铁路线,进度远落后于计划。虽然到十月份占领了一些关键据点,但整条正太路始终没法安稳利用,反而像条绞索,缠住了第20师团大量兵力。

到了十月底,鬼子华北方面军的“秋狩”行动算是告一段落。

东京大本营看着战报,还算满意。抢了冀中的粮,在绥远练了兵,正太路也算啃下了一部分。觉得代价可控,收获不小。

中国这边,气氛凝重。宋哲元丢了粮,傅作义被磨掉一层皮,正太路沿线更是血流成河。大家伙都明白了,鬼子换了新打法,更毒辣,专挑命根子下手,还拿咱们当免费陪练。

光头在南京除了骂“娘希匹”,也赶紧催促各部研究新对策,加强重点地方的防守,学怎么应付鬼子这套“抢粮练兵拔钉子”的连招。

柯明义在“东山”基地接到各方战报,脸色严肃:“鬼子这是以战养战,拿我们当免费的练兵场和资源库了!不能让他们这么舒服!通知技术支队,加快研发适合敌后破袭和山地作战的武器,尤其是轻型迫击炮和反坦克器材!”

战争的形态变得更加复杂,考验着中国军队的应变能力和战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