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 > 第113章 北方的凝视!苏联的权衡与出手

第113章 北方的凝视!苏联的权衡与出手(1 / 2)

南京国民政府倾注资源大办航校、扩建炮校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也迅速传到了北方那个庞大的红色邻国。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握着他的烟斗,站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深邃地凝视着中国的位置。来自共产国际和苏军情报部门的报告就放在一旁的桌上。

“蒋介石……他在试图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军队,特别是空军和防空力量。”

斯大林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身旁的伏罗希洛夫(国防人民委员)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说话。

“是的,斯大林同志。”伏罗希洛夫接口道,“根据我们的分析,这主要是日军施加的巨大压力所致。蒋介石感受到了生存威胁,不得不做出反应。”

“这对世界反法西斯事业是有利的。”莫洛托夫从外交角度补充,“一个能有效抵抗日本的中国,将在东方极大地牵制日本的军力,使其无法北上进攻苏联,或南下与英美的冲突中投入全部力量。这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

斯大林缓缓点头,吐出一口烟圈:“但是,同志们,我们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蒋介石的本质,依然是资产阶级的代表,是反动派。

他增强实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一旦他缓过气来,他手中的飞机大炮,第一个要对付的,很可能不是日本人,而是南方的中国共产党人。”

会议室里沉默了片刻。

这是苏联领导人一直以来的担忧:如何平衡“支持中国抗日(符合苏联战略利益)”与“支持世界革命(意识形态要求)”之间的关系。

“我们不能允许蒋介石轻易地消灭中国的革命力量。”斯大林最终做出了决断,

“那会使我们在东方失去重要的盟友和未来的可能性。但直接大规模援助红军,在当前形势下,风险过高,可能会彻底激化与蒋介石的矛盾,甚至将他推向日本。”

“那么,斯大林同志,您的意思是?”伏罗希洛夫询问。

“采取一种……隐蔽的、有限度的、但又关键的支持。”斯大林划定了原则,“让共产国际的渠道动起来。我们需要确保南方的同志们能够生存下去,并且,他们不能完全被蒋介石即将获得的新技术时代所抛下。”

“具体来说:”

1. 经费与物资援助: 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共控制区提供一笔紧急外汇(通常是美元或黄金),以及一批无法自产的急需物资,

如无线电设备电池、高级西药(百浪多息等)、精密手术器械、特种钢材样本、少量炸药精炼原料等。这些物资将帮助红军维持最低限度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2. 技术资料转移: 这是关键。苏联方面会整理一批非最尖端、但远超中国国内水平的军事技术资料。

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