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把这些五花八门的家伙藏在废墟里、破房子下,上面盖着破席子烂木板,伪装得跟垃圾堆一样。鬼子飞机来了根本发现不了。等鬼子步兵靠近了,突然掀开盖子,点火就轰!
轰完立马拖着发烫的炮管转移,换个地方再打。整个闸北,就像一个布满致命陷阱的“破烂王八阵”,让鬼子防不胜防,寸步难行。
三、 生命与物资的疯狂消耗
战斗变成了最残酷、最原始的消耗。一条街、一栋楼、甚至一堆废墟,都能反复争夺几十次。
白天,往往是鬼子的天下。飞机偶尔来投弹,炮兵进行“精确”打击(虽然效果不咋地),步兵则小心翼翼地向前蠕动,每一步都可能踩上地雷或者招来冷枪。
到了晚上,闸北就彻底变成了国军的主场。小股部队像幽灵一样渗透出去,摸到鬼子阵地前扔手榴弹、放冷枪,甚至发起无声的白刃突击。双方经常在漆黑的废墟里扭打在一起,用枪托、刺刀、工兵铲甚至牙齿搏命。
补给线就是生命线。鬼子的运输队不断遭到袭击,国军的补给通道也时断时续。运上来的常常是掺着沙子的粮食、受潮的弹药,最宝贵的药品更是稀少。伤员往往只能简单包扎一下,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天意。
四、 绝望中的坚持
在这种环境下,双方士兵的神经都绷到了极限。
鬼子兵开始出现厌战情绪,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装备落后的中国军人能如此顽强。那种不知道从哪里就会飞出来的巨大炸药包,成了很多鬼子的噩梦。
国军士兵则靠着保家卫国的一口气硬撑着。他们看着身边的战友昨天还一起啃着发霉的饼,今天就变成了一具残缺不全的尸体,眼泪早就流干了,只剩下麻木的仇恨和“多拉一个垫背”的念头。
国际观察员们躲在相对安全的租界里,用望远镜看着这片炼狱, 报告里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他们给这种战斗起了个名字——“老鼠战争”。而“没良心炮”这个充满中国式智慧的土制武器,也成了他们报告中一个反复出现的、带着敬畏和恐惧的词汇。
上海,这座曾经繁华的东方明珠,现在彻底变成了一个吞噬生命的巨大血肉磨盘。
日军的后勤链条在重压下嘎吱作响,而中国的抵抗意志,则在血与火、废墟与牺牲中,被锤炼得更加坚韧。
这场惨烈的消耗战,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
双方都在透支着国力和人命,看谁先流干最后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