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开始,柯明义天不亮就起床,跟着警卫排的老兵一起出操跑步,锻炼体能。
上午处理完必要的公务,他就泡在训练场上。
练格斗,他找的是护卫队里以前在镖局走过镖、会真功夫的老手。
一招一式,学的都是怎么最快让敌人失去反抗能力,甚至一击毙命的实用技巧,花架子一概不学。
练侦察,他缠着侦察排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学习如何辨别足迹、观察环境、利用地形地物隐藏自己,怎么摸哨、怎么判断敌情。
练枪法,他更是下了苦功。从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到自家的汉阳造,再到毛瑟手枪(盒子炮),甚至花机关冲锋枪,他轮流练。
从装弹、瞄准、击发到故障排除,一样不落。子弹消耗?柯明义大手一挥:“练!这点子弹我供得起!”
基地里的弟兄们看到这位年轻的“柯老板”突然这么拼,一开始有些惊讶,但很快就变成了敬佩。
“瞧瞧人家柯老板,有钱有脑子,还这么能吃苦!”
“这才叫厉害!不像那些光会耍嘴皮子的官老爷!”
李总队长和张参谋看在眼里,也是暗自点头。
但好事多磨,柯明义正练的起劲,麻烦事儿来了。
1931年11月1号,“东山”基地那最大的矿洞里,难得地点亮了好几盏贼亮的电石灯,把里头照得跟白天似的。
柯明义和李总队长站在洞口迎客,没多会儿,三路人马就前后脚到了。
打头的是江源镇的杨靖宇,带着魏拯民和几个精干的警卫,风尘仆仆。
接着是凤凰山的马占山,这位爷嗓门最大,还没进门就听见他嚷嚷,参谋长老谢和几个贴身警卫紧跟在后头。
最后是小市来的赵镇藩,带着王铁汉和几个手下,看着最斯文,但那股子军人劲儿藏不住。
三波人一照面,矿洞里顿时热闹起来。都是刀口舔血、打鬼子的汉子,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客气,互相捶捶肩膀,简单介绍两句,就算认识了。
柯明义招呼大家围着那张巨大的糙木桌子坐下,直接开门见山:
“三位大佬难得一起来,咱们废话不多说。最近鬼子变了招,缩成一团,你们过来,自有说法。”
杨靖宇先开了口:“柯老板,李总队长,我们江源镇那地方,说起来都是泪。”
他手指在地图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