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乱载三国 > 第81章 法正醉闯红楼记(三)

第81章 法正醉闯红楼记(三)(2 / 2)

宝玉被他一唬,当真凝神思索起来。袭人忙在一旁提示:“二爷忘了?午睡前林姑娘来坐了一会儿,您还拿着玉跟她比划,说什么‘这玉倒是配得上妹妹的仙姿’……”

话音未落,窗外忽然传来一个细弱的声音:“可是在找这个?”

众人回头,只见林黛玉扶着紫鹃的手,俏生生地站在窗外,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歉意和羞涩,手中正托着那块灿若明霞的通灵宝玉!

“我……我方才回去,才发现袖子里多了这个,”黛玉低声道,“定是宝二哥方才顽笑时,不小心滑落在我袖中的。我怕你们着急,赶紧送回来了。”

真相大白!原来是一场乌龙!

宝玉一见玉,又见黛玉亲自送来,顿时喜笑颜开,也忘了刚才的惊天动地,忙不迭跑过去接过玉,嘴里嘟囔:“还是妹妹细心,不像我屋里的这些糊涂虫……”

袭人等人松了口气,又觉委屈。王熙凤拍手笑道:“哎哟喂!可算是找着了!我就说是宝兄弟自己马虎!害得我们这一通好找!林妹妹可是立了大功了!”

贾政见玉已找到,火气消了大半,但面子上下不来,仍板着脸对宝玉道:“你这孽障!日后若再如此毛躁,定不轻饶!”又对法正拱手,“多谢先生出言安抚,这孽障才没闹出更大的笑话。”

法正心里觉得这场面实在滑稽,强忍着笑意,摆手道:“无妨,少年人,常有之事。”他心想,我在汉中时,若哪个将领因为丢了个玉佩就闹得全军不宁,我早就建议先主把他军法处置了。可这里……唉,入乡随俗吧。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贾政自回书房生闷气去了。王熙凤忙着去回禀贾母让她放心。丫鬟们开始收拾被宝玉翻得乱七八糟的屋子。

法正正准备告辞,却见宝玉珍重地将玉戴回颈上,然后凑到黛玉身边,笑嘻嘻地低声道:“好妹妹,多谢你啦!明儿我让袭人把新得的那个西洋自行船给你送去玩儿!”

黛玉嗔了他一眼:“谁稀罕你的船!下次再这般丢三落四,看谁还帮你找!”话虽如此,嘴角却微微上扬。

法正看着这对小儿女的情态,再想想“薄命司”里的判词,心里那点看笑话的心思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摇了摇头,转身欲走。

“先生留步!”宝玉却叫住了他,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法正,“方才听先生谈论万物之理,甚是新奇。先生似乎与那些只知八股文章的夫子不同。不知先生午后可有暇?我院里的海棠开得正好,想请先生品茶赏花,顺便……请教一二。”

法正一愣,没想到这“重点保护对象”居然对自己产生了兴趣。他转念一想,这岂不是深入了解情况的好机会?便笑道:“承蒙宝二爷相邀,敢不从命?”

于是,午后法正便坐在了怡红院那着名的“女儿国”中。看着宝玉兴致勃勃地给他展示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会自己打鼓的西洋钟、造型奇特的根雕、甚至还有一盆据说能听懂人话的(在法正看来就是蔫了吧唧的)兰花——法正只觉得自己的认知在不断被刷新。

当宝玉郑重其事地向他请教“为何女子未出嫁时是颗宝珠,出嫁后就成了死珠,再老些竟成了鱼眼睛”这一重大哲学问题时,法正端着茶杯,半晌无语。

他心想:我在蜀汉朝廷跟诸葛亮、费祎他们讨论的是北伐中原、经世济民,到了这儿,居然要跟一个半大孩子研究这个?这差事……可比当尚书令难多了!

看着宝玉那无比认真的眼神,法正深吸一口气,开始搜肠刮肚,准备用他纵横捭阖的智谋,来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学术挑战”。他感觉,自己在贾府的日子,恐怕会越来越“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