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乱载三国 > 第62章 徐庶的水浒传(六)

第62章 徐庶的水浒传(六)(2 / 2)

徐庶自顾自取碗倒酒,一饮而尽:“徐某饮酒,只论性情,不论势力。大师若怕酒中有诈,徐某先干为敬。若大师觉得徐某还可一交,便请满饮此碗;若觉得徐某是奸猾之徒,徐某转身便走,绝无二话!”

这话激将得恰到好处。鲁智深最受不得激,何况酒香诱人,他一把夺过酒碗:“怕你不成!喝!” 仰头便干。一碗下肚,只觉醇厚甘冽,是难得的好酒,脸色稍霁。

徐庶趁机道:“素闻大师拳脚盖世,曾三拳打死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徐某不才,亦曾习剑,不如你我边喝边切磋几招,助助酒兴如何?”

鲁智深一听要比武,兴致更高了:“好!俺便看看你这秀才有多大本事!”

当下在聚义厅前空地上,两人摆开架势。鲁智深势大力沉,一套疯魔杖法(虽未用禅杖,但拳脚亦是刚猛无比)虎虎生风。徐庶则展开精妙剑法,身形飘忽,如游龙惊鸿,并不与鲁智深硬拼,往往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重击,剑尖轻点,示意得分。

两人翻翻滚滚斗了数十回合,徐庶虽处下风,但身法巧妙,每每看似惊险,却能化险为夷,引得鲁智深哇哇大叫,酒却一碗接一碗喝得更多。杨志、武松在旁观看,初时担心鲁智深伤及徐庶,后来见徐庶剑法精奇,身怀绝技,不禁暗暗佩服。

斗到酣处,徐庶卖个破绽,引得鲁智深一拳捣来,他却弃剑不用,一个踉跄,仿佛醉汉般倒入鲁智深怀中,手指如电,连点鲁智深胸前几处穴道。这手法乃是徐庶结合中医经络与内家功夫自创的“醉仙指”,看似嬉闹,实则能暂时阻滞气血,令人酸麻无力。

鲁智深只觉半身一麻,力道顿消,被徐庶就势一带,两人一起摔倒在地,滚作一团,酒坛也打翻几个,浑身酒水淋漓。

徐庶哈哈大笑,指着鲁智深道:“大师,你醉了!”

鲁智深挣扎坐起,感觉穴道已解,回想刚才一幕,虽被“暗算”,但对方手法巧妙,并无恶意,反而有种不打不相识的痛快。他本就是豁达之人,此刻酒意上涌,再看徐庶,觉得此人武功高强,性情豪爽(能喝),比那些虚伪文人强多了,不禁也放声大笑:“哈哈哈!好你个徐庶!有点意思!俺是醉了,是被你的酒和拳头灌醉的!”

当下命人重整酒席,杨志、武松也作陪。席间,徐庶不再提并寨之事,只与鲁智深谈论江湖义气,天下不平事,以及梁山“替天行道”的理念。说到动情处,徐庶甚至吟诵起曹孟德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鲁智深虽不懂诗文,但被那苍凉豪迈的气概感染,拍着桌子大叫:“说得好!唯有杜康!喝!”

酒至半酣,徐庶似醉非醉地拉着鲁智深的手说:“智深兄弟,你看这世道,皇帝老儿坐在汴梁城里享福,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苦啊。你我在此饮酒快活,可能快活几时?二龙山虽好,可能挡得住朝廷大军几时?不若合兵一处,共举义旗,真刀真枪干一番事业,才不负你我一身本事,不负这‘替天行道’四字!”

鲁智深醉眼朦胧,看着徐庶,又看看杨志、武松,猛地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吼道:“罢了!俺老鲁看你是个干大事的!比那窝囊的王伦强万倍!这二龙山,俺待得也闷了!就依你,并了梁山!不过俺有言在先,你若日后也学那朝廷做派,欺压良善,俺这禅杖可不认人!”

徐庶正色道:“若违此誓,天人共戮!”

杨志本就有意寻个安稳归宿,武松敬重鲁智深,见大哥同意,自然也无异议。于是,二龙山全体人马,并入了梁山。

徐庶醉降鲁智深,兵不血刃收服二龙山,威名更盛。周边小寨闻风,或主动来投,或遣使交好。梁山势力急剧膨胀,真正成为了山东绿林的盟主。而鲁智深这员猛将的加入,也让徐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路线之争”,多了几分底气。梁山泊的聚义厅,英雄越聚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了。而此刻,那位被“三坑”的宋江宋公明,也即将被命运的浪潮,推向梁山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