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香见状,奇道:“权哥哥,打了胜仗,你怎么反而不开心?”
孙权又叹了口气:“香香,你有所不知。表面风光,实则危如累卵啊。曹操势大,陆逊恨我入骨,西凉远水难救近火。若曹操倾力来攻,我等……唉,只怕难以保全。我倒无所谓,只是放心不下你……刚找到你,若再有闪失,我如何向九泉之下的父亲交代?” 说着,竟眼圈微红。
孙尚香最重情义,见哥哥如此,也慌了:“权哥哥,你别怕!有我呢!我帮你打曹操!”
孙权摇头:“你虽勇猛,但双拳难敌四手。如今有一法,或可解此危局,只是……需要妹妹你受些委屈。”
“什么办法?你说!为了哥哥,我什么都不怕!”孙尚香拍着胸脯。
孙权便将“联刘抗曹”的必要性和“姻亲联盟”的稳固性,用孙尚香能理解的方式说了一遍,重点强调这是为了孙家大业,为了给父亲和哥哥报仇,是“巾帼英雄”的壮举,绝非寻常嫁人。他还刻意美化刘备,说其仁德布于四海,是当世英雄,嫁给他不算委屈,反而是去“领导”一支海军,共同干一番大事业。
孙尚香毕竟年轻,被孙权一番“家国天下”、“巾帼英雄”的说辞忽悠得热血沸腾,觉得这不再是简单的嫁人,而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是帮助哥哥成就霸业的关键一步。她虽然对刘备没啥好感,但为了哥哥,为了孙家,她愿意“牺牲”!
“好!权哥哥,我嫁!”孙尚香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我倒要看看,那个大耳朵有什么本事领导我!”
孙权心中暗喜,又夹杂着愧疚,赶紧又灌了妹妹几碗酒,把这事坐实。
另一边,刘备营中,诸葛亮也在进行类似的操作。不过,他忽悠的对象是刘备,而“筹码”则更为惊人。
诸葛亮对刘备道:“主公,孙权虽同意联盟,然其人心性未定,需有牵制。亮有一姐,名唤诸葛雪,自幼熟读兵书,通达权谋,且……与那孙权年纪相仿。若能将姐姐许配给孙权,则我方便可在江东埋下一颗钉子,既可稳固联盟,亦可随时知晓孙权动向。”
刘备有些犹豫:“这……是否委屈了雪姑娘?” 他听说过诸葛雪才名,是位奇女子。
诸葛亮摇扇笑道:“非也。此乃安天下之大计。姐姐深明大义,必会同意。且那孙权,经此磨砺,已非吴下阿蒙,嫁与他,也不算辱没姐姐。”
于是,在两位顶尖谋士(孙权此刻的忽悠水平已直追谋士)的运作下,一场充满算计的政治联姻悄然促成。
双方再次会面时,孙权提出:“皇叔,联盟之事,权已深思。为表诚意,权愿将小妹尚香,许配给皇叔为妻,从此孙刘一家,共抗曹贼!”
刘备则按照诸葛亮嘱咐,一脸“惊喜”和“感激”:“仲谋如此厚意,备何敢推辞!只是……备亦有一妹(诸葛亮之姐,认作义妹),名唤诸葛雪,贤良淑德,通晓军务,与仲谋正是良配。若仲谋不弃,愿许以婚姻,亲上加亲,则联盟坚如磐石!”
双方一拍即合!
孙尚香得知自己还要带个“陪嫁”——一个据说很厉害的“姐姐”去江东“卧底”,觉得任务更刺激了,毫无异议。而孙权听说对方还搭来个“诸葛雪”,虽然意外,但想到是诸葛亮的姐姐,想必也是人才,对自己掌控江东、对抗曹操或有助益,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于是,在这东海波澜之上,一场没有浪漫、只有利益的联盟,以这种互相“嫁妹”的方式达成了。孙尚香带着她的“小红帽”舰队,“嫁”给了刘备;而一位从未露面的神秘女子诸葛雪,也被诸葛亮派人送入了孙权的营中。
孙刘联盟,就此成立。东海格局,为之一变。然而,这建立在算计和利益之上的联盟,究竟能维持多久?那两位作为纽带的女子,又将在这乱世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无论如何,对抗曹操的联合阵线,总算初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