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大结局(上)(2 / 2)

詹春兰进了会议室,看见满房间都是人。

“各位领导,”她开口,声音清脆而沉稳,“请允许我补充几个关键数据。”

她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写下几行数字:

“去年我国进口小麦花费外汇18.7亿美元,而这里480吨蕨菜干,只需要成功出口其中100吨,就能换回40万美元外汇,足够进口2000吨优质小麦。”

一位戴眼镜的领导推了推眼镜:“小詹同志,你确定日本市场能接受我们的产品?”

詹春兰从帆布包里取出几个密封袋,分发给在座领导:“这是我从仓库取样后,按照日本标准重新加工的小样。已经请部里懂日语的同事帮忙,寄给了三家日本商社。”

“目前已经有好消息传来,山田商事表示,如果品质稳定,愿意先试订20吨......”

会议室里响起窃窃私语。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的老领导开口:“小詹,你说说,为什么日本人愿意花大价钱买我们的山野菜?”

詹春兰微微一笑:“领导,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国家形象在提升,日本消费者愿意为华国产的天然食品支付溢价,这是对我们农产品质量的认可。”

“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的国家发展迅速,已经不满足于吃饱,还要求吃好,而我们国家的这些野山珍,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得的天然食品。”

她翻开另一本资料:“事实上,日本的食品安全标准非常严格。我们的蕨菜干能通过他们的检验,本身就是一张亮眼的国家名片。”

“面子大过天队”的一位领导皱眉道:“可是让外国人觉得我们只能出口山野菜......”

“领导,”詹春兰不卑不亢地接话,“法国人出口松露,意大利人出口黑醋,这些都是他们的骄傲。我们的蕨菜干,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的特色名片?”

处长终于拍板:“就按小詹说的,先试一吨。但是,”他看向詹春兰,“你要全程负责。”

接下来的一个月,詹春兰几乎住在了加工车间。她带着工人们一遍遍试验:

挑拣标准:只要嫩芽,长度控制在8-10厘米

复水工艺:水温必须控制在40度,时间精确到秒

漂硫工序:二氧化硫残留必须低于日本标准

真空包装:每袋100克,误差不能超过2克

第一批试样发往日本的那天,詹春兰在码头站了很久。海风吹拂着她的发梢,她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吨蕨菜干的旅程,更是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尝试。

一个月后,电报来了:“试样合格,山田商事订购50吨,要求三个月内交货。”

处长拿着电报,的手有些发抖。他看向詹春兰,这个才二十出头的姑娘,居然真的做到了。

“小詹,”他深吸一口气,“剩下的430吨,也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