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意思的是,两个厂的工会还互相赠送了感谢信。
糕点厂的感谢信由范红英亲自执笔,她那清脆悦耳的声音通过磁带,在棉纺厂的广播里响起:\"致亲爱的棉纺厂同志们:值此端午佳节,谨代表江城糕点厂全体职工,向贵厂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厂职工之间的情谊。
而棉纺厂的感谢信则用漂亮的楷书写在大红纸上,由范红英的二哥范兴义亲自送到糕点厂。当天,范红英就在广播站宣读了这则感谢信,不仅如此,宣传科的同志还将这封感谢信张贴在厂门口的宣传栏上,路过的工人通知都会停下来看上几眼。
\"瞧瞧人家棉纺厂这字写的,多气派!\"老工人们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念着。
\"这说明咱们厂的福利改革得到了兄弟单位的认可啊!\"年轻工人们更是与有荣焉。
当然,这次江城糕点厂和江城第一棉纺厂之间的端午合作,很快就在江城工业系统内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先是机械厂的工会主席找上门来,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抱怨:\"好你个谢保国,糕点厂和棉纺厂的合作怎么不带上我们?偷偷摸摸搞了这么一出,现在我们厂的工人天天追着问,为什么人家厂的福利能创新,咱们厂还是老一套?\"
紧接着,化工厂、罐头厂、铝制品厂等单位的工会干部也纷纷前来\"取经\"。那段时间,糕点厂后勤科的电话响个不停,詹春兰甚至接到过市总工会打来的电话,详细询问福利交换的具体做法。
\"这下可好,\"李秀秀在午休时压低声音说,\"我听说上面都要下发通知,要求各厂学习我们的经验呢。\"
范红英眼睛一亮:\"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还有差不多三个月时间。要是能把全市各大厂子的物资都整合起来......\"
詹春兰立即领会了她的意思:\"比如化工厂的肥皂、罐头厂的水果罐头、铝制品厂的饭盒......要是能统筹调配,那职工更够选择的就更多了!\"
这个大胆的想法让三个姑娘激动不已,不过时间尚早,不易操之过急。
詹春兰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家,家里一家四口正在饭桌前等着她。
“我这都下班回来把饭做好了,你怎么才回来?”许丽霞看着这个自从上班后,就再没做过家务的小女儿,把不高兴都直接摆在明面上了。
“妈,你上班多近,出门右拐就到了,我还得走半个小时,你怎么能拿这个跟我比呀?”詹春兰知道她为什么生气,不就是现在做饭又到来的她身上嘛,谁让她离家最近呢。
“那你就不知道下班了快点回家?回来帮我烧个火、摘个菜也是好的,就知道每天在家里吃现成的。”
“不是,家里这么多人,就等着我来帮你烧火摘菜呢?詹弘宇这么大一个人了,放学比我们都早,让他淘个米怎么了?我跟姐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能够自己做一大桌子菜了,你看看你把他养成什么样子了?光长个子不长脑子。”
“你!”许丽霞被气到了,指着詹春兰半天没说出一个字。
“好了,别吵了。”詹志强看着两人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不得不出来主持大局:“今天还有正事呢,坐下来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