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权力的双刃剑(1 / 2)

车厢内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每一粒尘埃都凝固在压抑的沉默里。

王建国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陆寒心湖,没有激起惊涛骇浪,却让湖水瞬间沉降,露出了湖底那些他自己都未曾仔细审视过的野心与欲望。

执掌国家级基金的核心部分。

这不是橄榄枝,这是直接将权杖递到了他的手上。

陆寒靠在柔软的真皮座椅上,视线穿过防弹车窗,望着外面飞速倒退的、属于京城的独特街景。红墙、灰瓦、摩天楼,权力和资本在这里交织成一张无边无际的网。

他想起了苏沐雪的提醒:“和他们打交道,规则就全变了。”

是的,变了。

过去,他是在规则的边缘游走,利用天赋和智谋,在丛林法则中野蛮生长,撕咬对手,抢夺食粮。他是一匹狼,一头鲨鱼。

而现在,王建国和夏老,是邀请他进入神殿,成为规则的守护者,甚至是书写者之一。

狼被驯化,还能叫狼吗?

可他又想起自己成立瀚海资本的初衷。他想要的,从来不只是一家赚钱的私募。他想要的是一个帝国,一个能影响市场、改变行业、留下印记的金融帝国。

眼前的,就是一条通往帝国王座的捷径。一条铺满了荣耀,也布满了枷锁的捷径。

“王总,这份信任,重逾千斤。”

许久,陆寒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他没有回答“好”或“不好”,而是将目光从窗外收回,直视着王建国。

“我只是好奇,这支基金的目光,是仅仅扎根于国内的产业升级,还是……也放眼于全球的资本牌桌?”

王建国眼中闪过一抹激赏。

他见过太多在权力和机遇面前或诚惶诚恐,或得意忘形的人。像陆寒这样,在瞬间的震惊后,立刻冷静下来,不关心个人得失,反而第一时间探问格局与方向的年轻人,凤毛麟角。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

“问得好。”王建国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车内的凝重气氛为之一松,“如果只是在国内自己玩,我们有一百种更稳妥的办法,也用不着找你这个‘市场里最锋利的刀’。”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里透出一种宏大的气魄。

“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的全球新能源竞赛中,不仅要有我们自己的制造冠军,更要有我们自己的资本冠军。我们要的,是一个能在华尔街、在伦敦金融城,都能跟他们掰手腕的中国基金。我们需要一个人,能带着国家的资本,走出去,打进去,赢回来。”

他看着陆寒,一字一句,掷地有声:“而你,就是我们看中的,那个执刀人。”

陆寒的心脏,在这一刻,剧烈地跳动了一下。

原来如此。

他们看中的,并非是他的顺从,恰恰是他的桀骜不驯,是他在血腥的商业搏杀中展现出的那种狼性。他们不是要驯化他,而是要给他一片更广阔的草原,一片通往世界的猎场。

所有的顾虑,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几乎要从胸腔里喷薄而出的,名为“野心”的火焰。

“我明白了。”陆寒点了点头,眼神里的光芒前所未有的锐利,“王总,这个担子,我接了。”

“好!”王建国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薄薄的、用牛皮纸袋密封的文件,递给陆寒。

“既然接了,那这就是你的第一个任务。”

陆寒接过文件袋,入手微沉。他没有立刻打开。

“你之前和德国克劳斯工业集团签的,只是一份合作意向书,对吗?”王建国问道。

“是的,具备法律效力,但对方仍有权在特定条件下终止。”陆寒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