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庆功宴罢暗潮生
昆仑墟归来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延吉、在749局、在整个龙国修行界激起了滔天波澜。墟皇伏诛,界壁弥合,肆虐图们、威胁四方的山海经异兽之患得以暂解,这无疑是继平定归墟之祸后,又一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胜利。
延吉城内,张灯结彩更胜往昔。这一次,不仅仅是庆功,更是劫后余生、拨云见日的狂喜与宣泄。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凡俗百姓虽不知具体,却也感受到了那股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尽去,无不欢欣鼓舞。修行者们更是扬眉吐气,穿梭于酒肆茶楼,高谈阔论,将吴道与崔三藤在昆仑墟中的事迹传得神乎其神。
749局延吉据点,俨然已成了天下正道瞩目的中心。宴席重开,规模远超此前。不仅龙虎山天师、少林方丈等魁首真身降临,更有许多久不露面的宿老、隐世家族的使者前来,只为亲眼见证那两位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表达敬意,并打探那神秘昆仑墟与山海经世界的真实情况。
主厅之内,觥筹交错,气氛热烈到了极点。吴道与崔三藤依旧居于主位,经过数日调息,两人气色已恢复大半。吴道一身靛青常服,神色平和,周身气息圆融内敛,较之以往更添几分深不可测。崔三藤身着月白绣莲纹萨满祭服,容颜清丽,气质空灵,眉宇间却多了一丝历经真正生死考验后的沉静与威仪。
“……昆仑墟之事,非我二人之功。若非诸位同道在外稳定局势,清剿零星异兽,我与三藤亦难安心深入险地。”吴道举杯,声音平和,却清晰地压过了满堂喧哗,“此杯,敬天下正道,敬每一位为此界安宁付出努力的同仁!”
“敬吴局主!敬崔居士!”众人齐声响应,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这一次的敬意,远比上一次更加真诚、更加炽热。因为所有人都明白,昆仑墟中的凶险,远非外界零星异兽可比,那是真正直面上古破灭之秘与寂灭皇者的决战!
张天师抚须感慨,老眼之中竟有些湿润:“局主与崔居士此次昆仑之行,可谓是虎口拔牙,险死还生!老道虽未亲见,但观二位气息之变化,便知其中艰险,远超我等想象。能平定此祸,实乃苍生之幸,天地之幸!”
空见神僧亦颂佛号,面露敬仰:“阿弥陀佛。吴居士与崔居士之道,已非老衲所能揣度。太初净世,轮回斩孽,此等境界,近乎于道。二位实乃应运而生的护道之人。”
各派代表纷纷上前,或敬酒,或询问昆仑墟细节,尤其关心那“万象天衍盘”与封禁现状。吴道与崔三藤皆从容应对,该言则言,该隐则隐,既满足了众人的求知欲,又未泄露关乎此界根本的核心机密。谈及“墟皇”与“冥河”之秘时,两人也只是含糊提及可能有更深层隐患,提醒各方不可放松警惕,并未引起太大恐慌。
宴席间,吴道也顺势提出了整合力量、建立更完善监控预警体系、以及深入研究《山海经》与上古秘辛的倡议,得到了各派一致赞同。经此一役,749局的威望与领导地位已无可撼动,吴道与崔三藤更是被尊为此界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热烈。有擅长丹青者,即席挥毫,绘出吴道持尺、崔三藤托莲,共抗魔邪的英姿;有精通音律者,抚琴吹箫,奏响慷慨激昂、又蕴含道韵的乐章。更有各派年轻弟子,目光灼灼地望着主位上的两人,将之视为毕生追求的榜样。
看着眼前这片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兴盛景象,吴道与崔三藤相视一笑,心中亦感欣慰。连日来的奔波、苦战、伤痛,在这一刻,似乎都值得了。
“总算是……可以稍稍喘口气了。”吴道握着崔三藤的手,低声笑道,“待此间事了,我们回老宅住几日,尝尝你说的那家打糕,还有牛肉汤饭。”
崔三藤眼中泛起温柔涟漪,轻轻“嗯”了一声,正欲说话。
忽然,她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指尖无意识地在吴道掌心轻轻一划。
吴道神色不变,依旧含笑与身旁一位老者交谈,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锐芒。他与崔三藤灵魂共鸣,默契无比,立刻明白她有所发现。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749局核心制服、面色沉凝的中年男子,快步穿过喧闹的宴厅,来到张天师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并递上了一枚闪烁着微弱红光的玉简。
张天师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接过玉简,神识沉入其中,片刻后,他脸色变得极其难看,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他猛地抬头,目光穿越人群,与吴道、崔三藤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欢宴的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悄然凝滞了一瞬。不少敏锐者都察觉到了异常,交谈声、笑声渐渐低了下去。
张天师深吸一口气,对周围投来询问目光的众人微微颔首示意无事,随即起身,与那中年男子一同,快步走到了吴道与崔三藤席前。
“局主,崔居士,”张天师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刚接到……湘西分局最高等级的紧急传讯……”
他将那枚闪烁着不祥红光的玉简,双手呈给吴道。
吴道接过玉简,神识沉入。片刻之后,他周身那圆融平和的气息骤然一敛,眼神变得如同万载寒冰般冷冽。他甚至没有将玉简递给崔三藤,只是与她目光再次交汇,彼此都已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