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大漠孤烟探寂井
星云尺裂纹处那惊鸿一瞥的漆黑雾气,如同毒蛇吐信,虽被瞬间压制,却让吴道与崔三藤的心沉入了谷底。祸根已显,这柄伴随他们历经生死、关乎龙脉稳定的神尺,此刻竟成了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能带它去西北。”吴道凝视着手中光华流转却内藏隐忧的星云尺,声音斩钉截铁,“那古井下的寂灭之源非同小可,尺中本源若与之共鸣加剧,恐生不测。再者,龙脉核心与青铜巨门亦需重宝镇守,不容有失。”
“可若无星云尺,你战力大损,西北之行凶险倍增。”崔三藤忧心忡忡。
吴道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尺不可离,亦不可携。为今之计,唯有行险一搏——我需以自身混沌本源,结合龙脉之力,在此布下一道‘混沌归元封印’,将星云尺暂时封镇于龙脉核心深处,借整个龙脉网络之力压制、消磨其中寂灭,同时维持对巨门与源力的基本调控。此封印一旦布下,非到万不得已或封印圆满,不可轻动。”
此法可谓釜底抽薪。布下此等大阵,对吴道消耗极大,且封印期间,他无法再动用星云尺分毫力量。但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兼顾各方的办法。
“我助你!”崔三藤毫不犹豫。
事不宜迟,两人立刻行动。吴道以指代笔,引动龙脉核心磅礴的混沌源力与五行灵机,以自身精血与混沌本源为引,在虚空之中勾勒出无数繁复玄奥、蕴含归墟定元之意的古老符文。崔三藤则以其萨满灵觉沟通大地龙脉,引导其力量与符文相合,化作最坚实的根基。
整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日一夜。当最后一道符文落下,融入脚下龙脉灵枢,整个龙脉核心猛然一震!一道灰蒙蒙、流转着地水火风四象之力的巨大光柱冲天而起,将悬浮于其中的混沌星云尺彻底笼罩!光柱之上,符文隐现,与整个长白山脉的龙脉网络相连,散发出一种稳固乾坤、归束万法的浩大气息。
混沌归元封印,成!
封印光柱缓缓沉入龙脉灵机最深处,消失不见。唯有吴道与崔三藤能隐约感知到其存在,以及其中被死死镇压、不断被龙脉之力消磨的那点寂灭漆黑。
吴道脸色苍白如纸,气息萎靡,显然消耗巨大。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虚弱感,目光投向西北方向:“尺已封镇,后顾之忧暂解。我们即刻动身!”
两人不再耽搁,辞别了闻讯赶来、忧心忡忡的张天师与空见神僧,言明需前往西北探查要事,嘱托他们务必守好基地与龙脉外围。随即,二人身形化作流光,冲出长白山地界,朝着西北大漠的方向,风驰电掣而去。
一路无话,两人将速度提升到极致,越过山川河流,城镇村庄。越是往西北,地势越发平坦开阔,植被逐渐稀疏,空气中弥漫起干燥的尘土气息。数日后,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昏黄之色,映入眼帘。
大漠,到了。
时值黄昏,残阳如血,将无垠的沙海染成一片凄艳的金红。狂风卷起沙砾,打在护体灵光上噼啪作响。四周除了连绵的沙丘,便是偶尔可见的、半埋于沙中的森白兽骨与枯死不知多少年的胡杨残骸,一派死寂荒凉。
根据溯源所感的大致方位,以及沿途打听的一些关于大漠深处“鬼井”的古老传说,吴道与崔三藤深入沙海数百里,终于在一处巨大的、如同月牙般的沙湾底部,找到了目标。
那口古井。
井口由早已风化斑驳的暗青色巨石垒成,呈不规则的八角形,直径约丈许。井口边缘刻满了模糊不清的、非佛非道、充满异域风情的古老图腾,大多已磨损难以辨认。一股若有若无、却直透灵魂的阴寒死寂之气,正从深不见底的井口幽幽散发出来,与周围炙热的沙海形成诡异而强烈的对比。
井口周围百丈之内,竟无半点流沙,地面是一种暗沉坚硬的黑色土壤,寸草不生。更令人心悸的是,站在这片区域内,连风声都似乎消失了,一种绝对的、令人窒息的寂静笼罩着一切。
“好浓烈的寂灭死气……比溯源感知到的还要强!”崔三藤俏脸凝重,萨满灵觉在此地受到了极大的压制,仿佛被无形的寒冰冻结。
吴道眼神锐利,混沌灵觉小心翼翼地探向井口。然而,灵觉甫一接触井口范围,便如同泥牛入海,被一股强大而诡异的吞噬之力拉扯、消融!他闷哼一声,急忙收回灵觉,脸色微变。
“井口有极强的禁制,不仅能隔绝探查,更能吞噬能量与灵觉!”吴道沉声道,“而且……这禁制的力量属性,并非纯粹的寂灭,更像是一种……古老的封印,带着一丝佛门的慈悲金刚意,又夹杂着某些草原萨满的祖灵守护之力,甚至还有一丝……中土道门的镇魔符韵?”
这复杂的禁制组合,让吴道心生疑窦。看来,封印此井的,并非单一势力,而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的大能者先后加固过!这更从侧面证明了井下之物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