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珲春异兽二(1 / 2)

马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了半日,越往珲春方向,空气中的腥臭味越发浓重。吴道撩开车帘,观察着路旁的草木。许多树叶上沾染了黏腻的液体,像是某种生物的分泌物,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诡异的光泽。

“停车。”吴道忽然出声,马车应声而止。

他跳下马车,蹲下身查看路旁的草丛。几株野草上挂着暗红色的血珠,已经半干,却仍散发着腐臭。崔三藤跟随其后,腰间的铜铃无风自响,发出细微的嗡鸣。

“是蠪蛭的血。”吴道用手指沾取少许,在指尖捻开,又放在鼻下轻嗅,“不过半日时间,它竟已恢复至此,还能伤及过往生灵。”

崔三藤解下腰间一枚小巧的骨铃,轻轻摇动。铃声清脆,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向四周山林扩散。她闭目凝神,捕捉着回声中的信息。

“东北方向三里处,有强烈的怨气。”她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凝重,“不只是蠪蛭,还有更浓的幽冥气息,像是地府裂缝在此开启。”

吴道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掷于地面。铜钱落地后呈三角形排列,其中一枚竟直立旋转不止。“卦象显示,此地阴气汇聚,已成‘鬼门’之局。蠪蛭不过是被人利用,真正的凶险还在后面。”

他起身从马车暗格中取出一卷古朴的地图,在路旁平整的石块上铺开。这是长白山龙脉图,上面标注着龙脉走向及关键节点。珲春正处于龙尾摆动之处,龙气在此与海气交汇,本是生机勃勃之地。然而此刻地图上珲春区域,隐隐浮现一团黑气。

“有人在此布下‘逆阴阵’,逆转阴阳,使鬼门洞开。”吴道手指点在地图几处关键位置,“这些阵眼必须破除,否则鬼物将源源不断涌出。”

崔三藤从随身布袋中取出一把特制的香粉,撒向四周。香粉落地后,竟显现出无数细小的脚印,有兽类的,也有人形的,却都带着一股死气。

“昨夜子时至今,已有数十鬼物经由此路。”她追踪着脚印的方向,“它们似乎在搬运什么,往春化镇去了。”

吴道面色一沉:“今日正是春化镇集市,四方乡邻汇聚。若鬼物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二人当即决定弃车步行,抄小路赶往春化镇。吴道在马车周围布下隐匿符阵,确保无人能发现车中法器。随后他取出一柄尺长的桃木剑佩在腰间,又将一叠符箓塞入袖中。崔三藤则整理好神鼓铜铃,将一包药草系在腰侧。

山林小径崎岖难行,越往深处,越是阴森。虽是白昼,林间却昏暗如暮,鸟兽绝迹。吴道每行百步,便以朱砂在树干上画下一道符印,形成一条隐形的警戒线,若有鬼物越过,他立时便能感知。

一个时辰后,二人抵达春化镇外。镇子不大,依山傍水而建,此时正是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笑声不绝于耳,乡民们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全然不知危险临近。

吴道开启天眼,只见镇子上空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黑气,寻常人看不见,却如乌云压顶,预示着灾祸将至。

“鬼物尚未入镇,但已在四周聚集。”他低声道,“我们先去找镇长,让集市早些散去,再设下结界。”

崔三藤却拉住他的衣袖,指向镇东头的一处宅院:“那户人家有问题。屋顶黑气凝聚成蛇形,是被厉鬼附身的征兆。”

那是一座颇为气派的青砖大院,门前两尊石狮,应是镇中富户。然而在吴道天眼中,整座宅院被一股浓重的怨气包裹,隐隐有哭泣声传出。

二人悄然接近,还未敲门,院门便从内开启。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踉跄而出,见到吴道二人,先是一惊,随即如见救星般抓住吴道的手臂。

“道长,救命啊!”男子声音嘶哑,“我夫人她...她变得不像她了...”

吴道扶住几乎瘫软的男子,指尖在其腕脉一探,只觉阴寒刺骨:“慢慢说,发生何事?”

男子自称姓李,是镇上的绸缎商。三日前,其夫人从娘家归来后便举止异常,先是畏光畏声,后是夜半游荡,直至昨日竟口吐男声,力大无穷,伤了好几个下人。

“今早更是可怕,她在房中撕扯自己的头发,面目扭曲,口口声声说要全镇人陪葬...”李掌柜浑身发抖,“我请了郎中,郎中说是失心疯,开了安神药却全然无用。”

崔三藤悄然绕至院墙一侧,指尖轻触墙面,立刻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意。她取出神鼓,轻轻一敲,鼓声低沉,墙内顿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

“不是普通的附身。”她回到吴道身边,“附体的厉鬼道行不浅,已与宿主魂魄部分融合,若强行驱逐,恐伤及宿主性命。”

吴道沉吟片刻,从袖中取出一张黄符,折成三角递给李掌柜:“将此符置于夫人枕下,可暂保今夜平安。日落之后,我们再来为你驱鬼。”

李掌柜如获至宝,紧紧攥住符箓,千恩万谢地回了宅院。

离开李宅,吴道和崔三藤径直前往镇长家。镇长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听闻二人来意,起初不以为然。

“春化镇有山神庇佑,多年来太平无事。”老镇长捋着胡须,“今日集市是一月一度的大集,若早早散去,乡民们损失不小啊。”

崔三藤不语,取出一只小巧的铜镜。此镜名为“照妖镜”,是萨满世代相传的宝物。她将镜面对准镇长,镜中竟映出一张青面獠牙的鬼脸!

老镇长大惊失色,连退数步:“这...这是何物?”

“镇长已被鬼气侵蚀,只是尚未发作。”崔三藤收起铜镜,“你近日是否夜半惊醒,心悸盗汗,且颈后沉重如压巨石?”

老镇长脸色骤变:“正是如此!老夫只当是年迈体虚...”

“那是鬼物压身,吸取阳气所致。”吴道接口,“不出三日,你便会如李夫人一般,被厉鬼附体。”

镇长这才信了,连忙吩咐下人敲锣通知,称天将大雨,集市提前散去。乡民们虽疑惑,见天色确实阴沉,也便陆续收拾货物离开。

待集市人散,吴道开始在镇子四周布阵。他以五色丝线缠绕七枚铜钱,分别埋在镇子七个方位,形成“七星锁魂阵”。又在每处阵眼贴上一道符箓,上书“敕令”二字。

崔三藤则登上市集中心的高台,击鼓吟唱。萨满的歌声悠远苍凉,鼓声节奏如心跳,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随着她的吟唱,天空中的黑气似乎被阻隔,无法下沉。

日落时分,镇子已空,只余风声呜咽。吴道和崔三藤回到李宅门前,只见宅院上方的黑气比午后更浓,几乎凝成实质。

李掌柜早在门前等候,面色惶恐:“道长,方才下人来报,夫人她...她挣脱了铁链,现下躲在祠堂里,声音变成了一个老妪,说要找什么人报仇...”

吴道点头,从布袋中取出一把桃木钉,每根钉上都刻有符文。他分予崔三藤三枚:“入内后,我主攻,你策应。切记,先断其与外界鬼物的联系,再逼它现形。”

崔三藤接过桃木钉,又取出一面巴掌大的皮鼓,鼓面绘有鹰隼图案:“我以‘锁魂鼓’困住它,你见机行事。”

李宅祠堂阴森恐怖,烛火摇曳中,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蜷缩在祖宗牌位前,身体扭曲成不可思议的角度。她抬起头,露出一张惨白的脸,双眼全黑,无一丝眼白。

“又来了两个送死的...”女鬼发出苍老的声音,嘴角咧到耳根,“我等了三十年,终于等到这一天...”

吴道不言,手中桃木剑直指女鬼眉心:“天地自然,秽气分散。洞中玄虚,晃朗太元。急急如律令!”

剑尖射出一道金光,女鬼尖叫闪避,身形如烟般消散,又在祠堂另一角凝聚。崔三藤趁机摇动铜铃,铃声形成音波牢笼,限制鬼物移动。

“没用的...”女鬼狞笑,“我已与这具身体同化,杀我就是杀她!”

吴道冷笑:“区区三十年道行,也敢口出狂言。”他脚踏罡步,袖中飞出一道符箓,在空中自燃,化作火网罩向女鬼。

女鬼嘶吼着,身形暴涨,黑气如触手般四散攻击。崔三藤击打神鼓,鼓声如雷,震散黑气。吴道趁机逼近,桃木剑直刺女鬼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