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39章 定策北望·董白心绪

第39章 定策北望·董白心绪(2 / 2)

吕布沉吟片刻。他救下董白,最初更多是出于一种对历史悲剧的潜意识干预,以及或许一丝微不足道的怜悯。贾诩则纯粹从利益角度,点醒了他这枚棋子的价值。

“我明白了。”吕布点头,“且去一试。”

午后,吕布并未带多少随从,信步来到了府邸旁的一处独立院落。这里并非森严的监牢,更像是一处幽静的居所,有侍女伺候,门庭也有守卫,但董白在院内是自由的。

他挥手让守兵退开些,独自走了进去。院中有一小池,荷花已残。董白正坐在池边的石凳上,望着枯败的荷叶出神。她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裙,未施粉黛,脸色有些苍白,原本灵动的眼眸里沉淀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死寂和警惕。听到脚步声,她猛地回头,看到是吕布,身体瞬间绷紧,像一只受惊的小兽。

吕布没有靠近,只是停在几步开外,负手而立。他没有绕圈子,直接开口,声音比平时稍缓:“在这里,还住得惯么?”

董白抿紧嘴唇,不答话,眼神里的戒备更浓。

吕布并不在意,继续道:“我知道你恨我,或许也恨所有人。但有些事,你需要想清楚。”他目光扫过院墙,“出了这个院子,天下虽大,何处是你的容身之地?关东诸侯,视你为董卓余孽,恨不能杀之而后快;长安那几位,是你祖父的部下,如今却把你祖父的死当作争权夺利的借口,你落在他们手中,下场只会更不堪;便是这乱世流民,若知你身份,又会如何?”

他的话语冰冷而残酷,却句句戳中现实。董白的脸色更加苍白,手指紧紧攥住了衣角。这些时日,她何尝没有想过这些,只是不愿深想,不敢深想。

“王允死了,你或许觉得大仇得报。”吕布顿了顿,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快意,但旋即又被迷茫覆盖。“但这乱世,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而结束。你想活下去吗?像现在这样,如同隐形人般,躲在这方寸之地,了此残生?”

董白终于开口,声音干涩:“……不然呢?”

“跟着我。”吕布看着她,目光锐利,“我给你一条活路。甚至,如果你足够聪明,足够坚强,我或许可以给你一条……不一样的路。一条能让你董白之名,不再只是‘董卓孙女’的路。”

他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董白心中漾开圈圈涟漪。仇恨仍在,但生存的欲望,以及对未来的微弱好奇,开始悄然滋生。她怔怔地看着吕布,这个她本该恨之入骨的男人,此刻却成了她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吕布没有逼她立刻回答。他走上前几步,从怀中取出一支玉簪。玉质温润,雕工精巧,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样式雅致,并无任何董氏标记——这是他特意从宝藏中挑选出来的。

“这个,给你。”他将玉簪放在石桌上,“年纪轻轻,总穿得这般素净。日子还长。”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董白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院门外。她缓缓转过头,看着石桌上那支在秋日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晕的玉簪。它那么小,那么轻,却似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分量。

她伸出手,指尖颤抖着,轻轻触碰到那微凉的玉质。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猛地涌上心头,酸涩、茫然、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还有那依旧盘踞不散的恨意与恐惧,交织在一起,几乎让她窒息。她猛地握紧了玉簪,尖利的尾部硌得掌心生疼,却让她混乱的心绪奇异地安定了几分。

她依旧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吕布的话,和这支玉簪,像是一把钥匙,轻轻撬动了她紧闭的心门,透进了一丝微弱的光。

而在院外,吕布走在返回书房的路上,面色恢复了一贯的冷峻。贾诩的建议没错,董白是一把刀,用得好了,能省不少力气。至于那点微不足道的“馈赠”,不过是摆弄人心的一点必要投资罢了。

北渡黄河的战略已定,内部的棋子也已布下。接下来,便是挥师北上,将这乱世的棋盘,再搅动一番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