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娟帮着修改书信,把 “分一成利润” 改成 “愿以优惠价供应军需,助力亲王强军”,显得更得体,不像是交易,更像是 “支持藩王强军”。书信的结尾写道:“青云虽有微末产能,然受限于规制,难助亲王大展宏图。若蒙亲王相助,获朝廷许可,青云愿以八十两 \/ 副供军需,另献甲械一成之利,共护西北边防。”
礼物和书信准备好后,叶青云决定派段有鹏去送信。段有鹏是暗卫统领,忠诚可靠,熟悉路线,还认识肖亲王的人,能确保礼物和书信安全送到。
“段有鹏,你带着这副盔甲和书信,立刻出发去黑虎山肖亲王军营。” 叶青云嘱咐道,“见到肖亲王后,先献上盔甲,再递书信,态度要恭敬,强调咱们愿意优先供货,助力他扩军。要是肖亲王有疑问,你就说‘吴家堡愿与亲王共守西北,同抗乱贼’,别提太多利益,让他主动提合作条件。”
段有鹏躬身应道:“首领放心!属下定将礼物和书信送到,不辱使命!”
次日清晨,段有鹏带着两名暗卫,骑着快马,载着盔甲和书信,从吴家堡出发。为了避开赵家的关卡,段有鹏走新修的官道,路过青运城时,出示肖亲王之前给的通行令牌,顺利通过;到了黑虎山附近,肖亲王的巡逻兵见是吴家堡的人,立刻引他们去军营。
肖亲王的军营里,肖亲王正在校场看士兵训练。听说叶青云派人送来礼物,立刻回到军帐。段有鹏献上盔甲,肖亲王看到盔甲的瞬间,眼睛就亮了 —— 他拿起胸甲,敲了敲,声音沉闷,知道硬度高;掂量了一下,比他现在穿的铁甲轻了不少;再看银层和纹饰,更是赞不绝口:“好盔甲!比朝廷工部造的还好!叶青云这小子,倒是有本事!”
段有鹏递上书信,肖亲王看完,嘴角露出笑意。他知道叶青云的算盘 —— 用低价盔甲和利润换许可,既解决了吴家堡的管制问题,又能给自己供应盔甲,互利共赢。肖亲王的谋士在一旁低声道:“殿下,叶青云有产能,咱们有渠道,合作对咱们有利 —— 既能用低价拿到盔甲,又能赚一成利润,还能控制叶青云的甲械供应,一举三得。”
肖亲王点头,对段有鹏说:“回去告诉叶青云,他的请求本王应了!本王这就写奏折,向兵部申请‘西北边防甲械定点生产’的许可,让他安心等消息。另外,本王要先订五千副盔甲,按他说的八十两 \/ 副,月底之前要交货!”
段有鹏大喜,连忙道谢:“多谢亲王殿下!属下这就回去禀报叶大人,月底之前定能交货!”
五、亲王运作获许可,批量生产优化程
肖亲王的效率很高。五日后,段有鹏带回了好消息 —— 肖亲王的奏折得到了兵部批准,朝廷授予吴家堡 “西北边防甲械定点生产单位” 的称号,允许吴家堡每月生产五千副盔甲,优先供应西北驻军,剩余部分可由肖亲王协调销售(合法供应商驿和部落)。
“太好了!” 叶青云拿着兵部的许可文书,激动地对众人说,“有了这个许可,咱们就能光明正大地批量生产盔甲,不用再怕朝廷查了!王五,立刻通知各商驿,铁鎏银盔甲可以合法接受订单,每副一百两银子,优先供应肖亲王和耶律烈;王铁匠,冶铁厂开足马力,冲压机械增加到十台,皮革工坊加派人手,确保每月能生产五千副盔甲!”
“是!” 众人齐声应命,吴家堡瞬间忙碌起来。为了优化批量生产流程,叶青云做了三项调整:
第一,建立 “皮子统一标准”—— 与北蛮、南蛮约定,羊皮必须是成年羊的皮,无破损、油脂含量低于一成;鹿皮必须是冬季的鹿皮,厚实坚韧;牛皮必须经过三次鞣制,确保耐磨。每次收皮子时,派工匠现场检验,不合格的退回,合格的按等级定价,激励蛮夷部落提供优质皮子。
第二,优化冲压流水线 —— 将冲压机械分成两组,一组冲胸甲、肩甲(大件甲片),一组冲臂甲、腿甲(小件甲片);每个机械旁配两名工匠,一人喂料,一人取片,减少等待时间;模具统一存放,按甲片类型编号,换模具时只需五分钟,比以前快了三倍。
第三,简化鎏银工序 —— 工匠们摸索出 “批量鎏银” 的方法:将甲片整齐摆放在烤架上,用刷子批量涂银泥,再推进恒温烤炉(用煤加热,温度控制在八十度),避免人工烤火的温度不均;抛光时用电动砂轮(之前用水力带动的简易砂轮),效率比手工抛光快五倍。
这些调整让盔甲产能大幅提升。以前每月生产两千副,现在能生产五千副,而且质量更稳定 —— 甲片规格统一,银层均匀,内衬舒适,没有出现过一次质量问题。
肖亲王的第一批五千副盔甲,月底准时交货。肖亲王的士兵穿上新盔甲,在校场训练,银光闪闪,士气大振。肖亲王看着士兵们的模样,对谋士说:“叶青云这小子,不仅会赚钱,还会造好盔甲。以后咱们的盔甲,就从他这里买,既便宜又好!”
耶律烈也收到了两千副盔甲,北蛮部落的骑兵穿上后,战斗力大幅提升。耶律烈在信中写道:“青云贤弟,多谢你的盔甲!咱们北蛮骑兵有了这盔甲,再也不怕赵家的弓箭了!以后皮子供应,我亲自盯着,绝不让你断货!”
商驿的订单也源源不断。青运城的王掌柜订了三百副,扬州的李掌柜订了五百副,甚至京城的商家都通过肖亲王的关系,来订盔甲,每副卖到一百五十两银子,利润丰厚。
六、互利格局稳西北,甲产助益民生兴
盔甲批量生产合法化后,吴家堡的产业进入了新的高峰。首先是经济收益 —— 每月生产五千副盔甲,其中三千副供应肖亲王(八十两 \/ 副,收入二十四万两),一千副供应南北蛮(九十两 \/ 副,收入九万两),一千副供应商驿(一百两 \/ 副,收入十万两),光盔甲每月就能赚四十三万两,再加上盐、铁、琥珀的收入,每月纯利润突破六十万两。
这些利润大部分投入到民生和基建 —— 吴家堡扩建了学堂,让更多流民的孩子能上学;修建了医馆,免费给百姓看病;还在南北蛮的交易点建了粮仓,储存粮食,防止蛮夷部落遇到灾年断粮。
北蛮的巴图,因为卖皮子赚了钱,不仅送儿子去了吴家堡的学堂,还买了一头牛,开垦了十亩荒地,种上了玉米。“今年秋天玉米收成好,够家里吃一年了!” 巴图笑着对儿子说,“以后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像叶大人一样,做个帮百姓的好人!”
南蛮的黑风部落,用卖鹿皮的钱,在部落里建了一所小学堂,请吴家堡的先生来教书。部落的孩子第一次拿起书本,跟着先生念 “人之初,性本善”,黑虎看着这一幕,眼眶湿润:“咱们部落以前都是打猎为生,现在孩子能读书,以后就能有出息,不用再靠打猎过日子了!”
军事方面,吴家堡的明卫和暗卫都换上了铁鎏银盔甲,战斗力大幅提升;大辽城的三万五千骑兵也装备了新盔甲,成为西北最强的骑兵部队;肖亲王的十万大军因为有了充足的盔甲,边防实力增强,赵家不敢轻易挑衅。
叶青云站在吴家堡的堡墙上,看着远处的冶铁厂 —— 冲压机械的 “咚” 声、鎏银工坊的打磨声、皮革工坊的鞣制声,交织成一首繁荣的乐曲。他想起当初为皮子发愁、为管制焦虑的日子,再看如今的互利格局,心中满是感慨。
“这就是互利共赢的力量。” 叶青云对身边的耶律娟说,“咱们帮蛮夷改善生活,他们给咱们提供皮子;咱们帮肖亲王解决盔甲需求,他给咱们打通朝廷关系;咱们赚了钱,再投入民生,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这样的循环,才能让吴家堡在乱世里站稳脚跟,才能让西北越来越安稳。”
耶律娟点头,看着远方的草原和山林,轻声道:“以后,咱们还要跟更多的蛮夷部落合作,还要优化盔甲工艺,让盔甲更轻、更硬、更便宜,让更多的人受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吴家堡的盔甲上,泛着耀眼的银光。小白狐趴在叶青云的怀里,对着远方轻叫了两声,像是在为这互利共赢的格局欢呼。叶青云知道,这只是开始 —— 有了盔甲生产的成功经验,未来他还能带动更多产业,帮助更多人,让西北成为乱世里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