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一不留神就穿越 > 第86章 终于有了盈余的肖亲王

第86章 终于有了盈余的肖亲王(1 / 2)

秋风吹过肖亲王的军营,新建的水泥城墙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此刻的中军帐内,肖亲王正看着桌上的军饷账簿,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 账簿上 “水泥采购” 一栏的数字格外醒目,自吴家村水泥批量供应朝廷后,军营通过承接边境城墙修筑工程、向地方官府供应水泥,每月能获得的银钱比之前靠贩盐时翻了三倍,军饷不仅彻底充盈,还能结余部分用来添置盔甲、改良兵器。

“亲王殿下,这是本月的水泥营收明细,扣除给吴家村的货款和运输成本,还剩五万两白银,足够支付全军一年的军饷,还能再买两百匹战马。” 副将李忠捧着明细单,语气里满是振奋,“多亏了叶首领的水泥,咱们再也不用看权贵的脸色要军饷了!”

肖亲王放下账簿,拿起一枚用水泥浇筑的令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 “肖” 字:“这水泥不仅加固了城墙,还成了咱们军营的‘摇钱树’。只是咱们能有今天,也少不了工部的王侍郎帮忙 —— 若不是他在朝堂上力挺水泥推广,帮咱们争取到边境筑墙的差事,水泥也成不了军饷的主要来源。”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郑重:“你去准备一下,从本月的水泥结余里拿出五百两白银,送到京城王侍郎府上。就说这是本王的一点心意,感谢他一直以来的支持,也算是本王对他的敬仰之情。”

李忠有些惊讶:“殿下,五千两可不是小数目,这相当于十分之一的结余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肖亲王打断他,“王侍郎在工部手握实权,咱们以后要扩大水泥生意、争取更多筑墙工程,还得靠他帮忙。再说,他帮咱们挡了不少朝堂上的非议,这点银子算不得什么。”

几天后,五千两白银悄无声息地送到了工部侍郎王远长的府上。王远长看着眼前的银箱,心里清楚这是肖亲王的示好。自他力推水泥推广以来,不仅解决了全国城墙修缮的材料难题,还帮肖亲王摆脱了军饷困境,两人早已形成了隐形的利益同盟。如今肖亲王主动拿出十分之一的结余相赠,既是感谢,更是深化合作的信号。

王远长当即让人写了封回信,措辞恳切,既表达了 “不敢受重礼” 的谦逊,又承诺会继续在工部为水泥推广、军营工程奔走。信中还特意提到:“叶青云乃水泥研发之核心,其才可用,若能纳入朝廷体系,既能让其更好地推进水泥改良,也能为工部添一得力干将。”

这封信送到肖亲王手中时,叶青云正好在军营商议水泥供应事宜。肖亲王将信递给叶青云,笑着说:“青云,王侍郎很赏识你,想推荐你挂名工部司,给你个九品官职。有了这个身份,你以后与官府打交道、推进水泥生产会更方便,也能名正言顺地参与朝廷的筑墙、修路工程。”

叶青云接过信,看到 “纳入朝廷体系”“九品官职” 的字样,心里又惊又喜。他知道,九品官虽小,却是吴家村彻底摆脱 “乡野村落” 标签、走进朝廷视野的关键一步。“多谢殿下和王侍郎提携!青云定不负所托,好好推进水泥生产,为朝廷效力!”

肖亲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本王已经跟王侍郎沟通过了,他会在工部为你安排妥当。过几日你随本王去京城一趟,亲自去拜见王侍郎,也办理任职手续。”

半个月后,叶青云跟着肖亲王的车队抵达京城。相比于吴家村的质朴、军营的肃杀,京城的繁华让他有些目不暇接 —— 宽阔的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穿着官服的官员、背着行囊的商人、嬉戏打闹的孩童,构成了一幅热闹的市井图。

车队直接驶入工部衙门,王远长早已在府衙门口等候。他穿着一身青色的侍郎官服,面容儒雅,见到肖亲王和叶青云,立刻拱手笑道:“肖亲王、叶首领,一路辛苦!快随我进府说话。”

走进王远长的书房,桌上早已摆好了茶水和点心。落座后,王远长先与肖亲王寒暄了几句,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叶青云身上。他看着叶青云,温和地问:“叶首领,听说水泥是你从冶铁炉渣中得到的灵感,还亲自设计了水泥窑和生产工艺,不知你最初是怎么想到用炉渣制水泥的?”

叶青云放下茶杯,恭敬地回答:“回侍郎大人,最初是因为村里想建砖房,却缺红砖和耐火材料,偶然发现冶铁炉渣受热后会凝固变硬,便想着能不能用它做建材。后来查阅古籍,又结合西域商队带来的琉璃制作工艺,才摸索出水泥的配方。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多亏了村里的老铁匠、李村长和村民们一起试验,才让水泥能批量生产。”

王远长闻言,眼中露出赞许:“不居功自傲,还能念及众人的功劳,难得。” 他又问,“如今水泥虽已推广,但仍有不足 —— 比如在严寒地区,水泥凝固速度会变慢;用于修河道时,抗水侵蚀能力也有待提升。不知你对水泥改良有什么想法?”

提到水泥改良,叶青云眼中立刻有了光:“大人说得是!晚辈已经让吴家村的工匠试验在水泥中加入草木灰、石灰,用来提升抗冻性;还打算尝试用西域带回的沙晶石粉末混合水泥,增强防水性。另外,晚辈还想研发‘轻质水泥’,用来建造高层楼阁,减轻墙体重量;研发‘速凝水泥’,用于紧急抢修堤坝、城墙,缩短养护时间。”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晚辈还想在吴家村建一座‘水泥研究院’,召集各地的工匠、读书人,一起研究水泥的新配方、新用途。不仅要让水泥能筑墙、铺路、修河道,还要让它能做农具、建桥梁,甚至能用来建造宫殿,让水泥成为惠及天下百姓的材料。”

王远长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从最初的平和渐渐变得锐利,最后满是惊叹。他原本以为叶青云只是个有手艺的乡野能人,却没想到对方不仅有实操能力,还有如此长远的规划和宏大的理想 —— 这份格局,远非一般的九品小官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