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 第154章 看不见的技术,看得见的效果

第154章 看不见的技术,看得见的效果(2 / 2)

张铁柱继续介绍:“我们这套办法,说白了,就是‘多看、多想、多动手’。比如,母猪快下崽的时候,它会有什么表现?它会频繁叼草做窝,显得不安。有经验的饲养员看到,就知道要提前准备好产房,保持安静,减少打扰。这比单纯看预产期数据更及时,更能减少母猪的应激。”

他带着他们参观了根据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如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设置的差异化栏舍和管理模式,讲解了如何通过观察猪群的“社交”动态来合理分群,避免打斗应激,甚至如何通过播放一些特定的、舒缓的音乐(这个主意最早还是李狗蛋提出的,说猪听了睡得好)来营造放松的环境。

“这些东西,”张铁柱坦诚地说,“很多没法完全用你们说的那种数据来体现。它更像是一种……感觉,一种经验。我们的老饲养员,在猪舍里走一圈,听声音,看状态,就知道今天这群猪大体上怎么样。这需要时间积累,需要对猪真正有耐心、有感情。”

德国技术总监皱紧了眉头,他承认这里的猪看起来确实很健康,环境也很好,但他依然坚持:“张先生,我理解您的意思。但如果没有标准化的数据和模型,我们如何将这套方法大规模推广?如何培训新的员工?如何向董事会证明这项投入是值得的?”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李狗蛋忍不住了,他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单词,连比划带说:“Data(数据)! You want data(你要数据)? Look!(看!)” 他指着猪舍里一头体型匀称、母性极好、正安稳哺乳着一窝健康仔猪的母猪,“This!(这个!) Strong baby!(健壮的猪崽!) No sick!(不生病!) Maa pig happy!(猪妈妈开心!) This is data!(这就是数据!)”

他这通中西结合的“演讲”,把众人都逗乐了,连那位严肃的德国总监也忍不住嘴角上扬。话糙理不糙,猪只的健康度、繁殖性能、成活率,这些不就是最硬核的数据吗?

埃里克教授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他打断了还想争辩的同事,对张铁柱说:“张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你们这套体系,或许无法完全用我们熟悉的西方还原论思维来拆解和量化,它更接近于一种基于长期观察和实践形成的、整体性的系统智慧。它关注的不是单一指标,而是动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幸福感知’(well-beg),并通过这种关注,间接达到了提升生产效率和健康水平的目的。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非常有价值的思路。”

接下来的几天,埃里克教授团队沉浸式地体验了铁柱集团的养殖管理。他们跟随经验最丰富的饲养员巡栏,学习辨识那些微妙的行为信号;他们参与讨论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管理细节;他们甚至饶有兴致地研究了那个被张铁柱和李狗蛋称之为“猪界广场舞”的定时音乐播放环节。

离开的时候,埃里克教授紧紧握着张铁柱的手说:“张先生,感谢您的无私分享。这次学习颠覆了我许多固有的观念。‘母猪情绪管理’这个名字或许听起来不够学术,但它所代表的这种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强调管理者与动物之间良性互动的理念,正是未来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我们会将在这里的所见所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尝试将你们这种‘看不见的技术’,用科学的方式部分呈现出来,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

德国技术总监的态度也软化了许多,他表示会将这套理念带回公司,尝试在部分农场进行试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精准养殖数据,探索一条更人性化、更高效的发展路径。

送走了外国专家,李狗蛋长舒一口气,对张铁柱说:“柱子哥,跟这些老外打交道真费劲,非得把简单事情搞那么复杂。”

张铁柱看着远处蔚蓝的天空,笑了笑:“狗蛋,话不能这么说。他们信数据,咱们信经验,路子不一样,但目标都是为了把事办好。能把咱们这土办法,让外国专家都当个宝来研究,这说明啥?说明咱们这条路,走对了!”

他心中清楚,这套源于他与老母猪大花特殊缘分的“土法”,如今已不再是笑话,而是变成了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特的软实力。它或许无法被完全复制,但其背后所蕴含的“以人为本、以动物为本”的生态农业哲学,正随着这些外国专家的离去,悄然播撒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