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谈判陷入僵局(2 / 2)

“各位老板,你们算的账,俺听明白了。”铁柱的声音依旧带着乡音,却异常沉稳,“你们觉得,用俺们那儿的土话,会亏钱,是笔不划算的买卖。”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可是,在俺们农村,有种老树种,长得慢,木质硬,不像那些速生木头来钱快。但老木匠都知道,这种木头打出来的家具,结实,耐用,有味道,能传代。它值钱的,不是木头本身,是它里面含着的那股子‘劲儿’,是岁月和土地留给它的东西。”

他用“老树种”比喻自己的故事和方言,继续说道:“你们想拍的,如果只是一个很快就能赚钱、然后很快就被忘记的故事,那俺觉得,没必要非得是俺张铁柱。好莱坞肯定有更多更会编故事的能人。”

“俺的故事,可能就像那老树种,”铁柱的目光变得深邃,“它长得慢,它不符合你们那条快速的流水线。但它里面,有你们说的那种‘不确定性’,也有你们没算进去的那种……可能性能打动人心的‘确定性’。俺不知道它到底能值多少钱,但俺知道,要是把它砍了,刨光了,做成跟别的木头一样的板子,那它就不是那棵老树种了,它里面那股最值钱的‘劲儿’,就没了。”

他拒绝了对方关于口音折中和金钱补偿的方案。

“对不起,”铁柱摇了摇头,语气坚定,“钱,是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要是为了多挣些钱,就把俺自个儿是谁都给卖了,那俺张铁柱,也就不再是张铁柱了。这样的电影拍出来,俺没脸回去见张家沟的乡亲们。”

谈判,彻底陷入了僵局。

美方团队成员的脸色都很难看。铁柱的固执,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和商业逻辑。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个可以沟通的合作对象。

迈克尔·陈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后的努力:“张先生,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可能不得不非常遗憾地……”

“等等。”

就在这时,那位一直沉默的独立导演突然开口了。他看向铁柱,眼神复杂,带着一种艺术家特有的执拗和欣赏。

“张,”导演说道,“你的‘老树种’理论,很有趣。也许……也许我们都需要一点时间,再好好想想。想想有没有第三条路,一条既能保住树的生命,又能让它被更多人看见的路。”他转向迈克尔·陈和投资方代表,“我建议,今天的会议先到这里。给彼此一点冷却和思考的时间。”

导演的介入,暂时中止了谈判破裂的进程。

但所有人都知道,僵局依然存在。横亘在双方之间的,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逻辑体系——一边是追求效率、回报和风险控制的资本逻辑,另一边是坚守根脉、真实与文化身份的土地逻辑。

铁柱一行人心情沉重地回到了酒店。王翠花忧心忡忡:“铁柱,咱们是不是把路走绝了?”

铁柱站在窗前,看着洛杉矶永不熄灭的灯火,缓缓说道:“翠花,咱没做错。有些口子,不能开。开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慢慢就把自个儿弄丢了。”

他知道,这次好莱坞之行,很可能最终一无所获。但他并不后悔。他来到这个世界闻名的造梦工厂,不是为了变成一个他们想象中的“国际符号”,而是为了确认并守护那个源自张家沟泥土的、真实的自己。

谈判陷入了僵局,但铁柱心中的某些东西,却愈发清晰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