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农村用母猪搭上财富快车 > 第119章 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

第119章 村民都住上了小洋楼(2 / 2)

铁柱对想占路的村民说:“叔,咱路修这么宽,就是为了大家伙儿都方便。你往前挤一点,他往前挤一点,这路不就又窄了?咱现在日子好了,眼光得放长远,不能光顾着自个儿门前那点地方。你看咱规划得多好,留出绿地,留出活动场地,那才是咱全村人的福气!”

他对闹矛盾的邻里说:“远亲不如近邻!为了一砖一瓦的事,伤了和气,值当吗?咱各让一步,房子盖好了,住着也舒心不是?以后还得互相照应呢!”

对舍不得老屋的老人,他则更加耐心:“爷爷,您这老屋有感情,俺懂。可您看,这木头都朽了,下雨天还漏雨,住着也不安全啊。咱盖新楼,不是忘了老祖宗,是把日子过得更好了,让老祖宗看着也高兴!新楼给您留一间大的,朝阳的,把老屋里有念想的老物件都搬过去,这不就成了?”

他的调解,入情入理,既有原则性,又充满了人情味,再加上他在村里的威望,大部分矛盾都被顺利化解。

半年多的时间过去,当最后一栋新房完成外部装修,张家沟彻底变了模样。

昔日低矮、昏暗、杂乱的土坯房和旧砖房几乎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一栋栋设计合理、外观漂亮、白墙灰瓦或者暖色调瓷砖的小洋楼。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绿树掩映、道路通达的山坡和平地上,房前屋后是统一规划的小花园、小菜园或者停车位。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这些崭新的屋舍上,炊烟袅袅升起(许多人家已经用上了液化气或电器,但保留了象征家园的炊烟意象),孩子们在新修的文化广场上追逐嬉戏,老人们在广场边的长廊下悠闲地下棋聊天。不远处,合作社的加工车间依然亮着灯,传来机器轻柔的嗡鸣。

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画卷,生动地呈现在眼前。

村民张老三,曾经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如今站在自家崭新的三层小楼前,摸着门口那对石狮子(这是他唯一的“奢侈”要求),眼眶湿润地对前来串门的铁柱说:“铁柱啊,要不是你带着大伙儿搞合作社,要不是你张罗着建新村,俺老张这辈子,哪敢想能住上这样的房子?这跟做梦一样啊!”

他的小孙女穿着漂亮的裙子,从屋里跑出来,脆生生地喊道:“铁柱伯伯!我家新房可漂亮啦!我也有自己的房间和书桌啦!”

铁柱抱起小女孩,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他环视着这片焕然一新的家园,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自信和踏实,觉得之前所有的辛苦、压力、甚至是在商学院啃那些天书般的理论,都值了。

“砖爷,你看,咱这家,像点样子了吧?”

【哼!安居方能乐业,仓廪实而知礼节!汝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楼宇易建,人心难塑。物质丰盈之后,精神建设、乡风文明之路,方才伊始,汝当时时警醒,莫要懈怠!】

“俺明白!”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让村民住上小洋楼,只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是“硬件”的升级。如何让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也跟上这崭新的环境,让张家沟不仅“看起来美”,更要“活得美”,这才是接下来更长期、也更艰巨的任务。

但此刻,站在落日熔金、炊烟袅袅的村庄里,看着那一扇扇亮起温暖灯光的窗户,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铁柱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豪情和力量。他知道,他和他的乡亲们,已经亲手创造了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