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小猪崽要活’。”他总结道,“基于俺们核心的繁殖能力(老母猪),根据外界变化,灵活地调整小猪崽的出路,进行‘多元化探索’。但这个探索,不是瞎搞,是围绕着俺们‘会养猪’这个核心能力展开的,是俺们能力圈范围内的事。”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铁柱这番用养猪比喻企业战略的论述惊呆了。这比喻太粗俗,太不“商学院”,但细细一品,却又无比贴切,直指问题的核心——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基于自身核心能力,进行有边界、有弹性的多元化布局。
铁柱越说越顺,又补充了一句:“而且,这‘老母猪’和‘小猪崽’之间,也得有个平衡。你不能为了探索新路子,把下崽的老母猪都饿瘦了,那才是真的本末倒置。资源就得像好饲料,大部分得保证老母猪的供应,让小部分去喂养那些有潜力的小猪崽。等哪头小猪崽真长成了气候,变成了新的‘金猪’,那它就能享受‘老母猪’的待遇了。”
他用“饲料分配”来比喻资源投入的优先级,用“金猪”比喻成功孵化的新业务,将抽象的战略资源配置问题,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教授怔怔地看着铁柱,半晌没有说话,仿佛在消化这番奇特的“猪的战略论”。突然,他猛地一拍桌子,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精辟!太精辟了!”教授脸上放出光来,激动地走到铁柱面前,“张同学,你这个‘老母猪与小猪崽’的理论,是我听过关于‘核心与多元’平衡最生动、最本质的阐释!它完美地诠释了基于核心能力的动态战略调整和资源适配原则!什么波特、什么哈默尔,那些理论都被你这几句大实话给讲活了!”
教授转向全班同学,大声说道:“你们都给我记住!战略不是挂在墙上的漂亮图表,而是融入企业血液的生存智慧!张同学用他最熟悉的领域,给我们所有人上了一课!商业的本质,很多时候,就藏在这些最朴素的道理里!”
教室里沉寂了几秒钟,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掌声里不再有丝毫的戏谑和嘲笑,而是充满了由衷的佩服和惊叹。之前那些觉得铁柱“土”的同学,此刻看他的眼神完全变了,那是一种对智慧的尊重。
“铁柱,你行啊!‘猪的哲学’秒杀一切模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后做战略我就想想猪!”
“张总,回头一定得去你们合作社参观学习一下!”
下课后,铁柱被同学们团团围住,纷纷向他请教“猪的哲学”在其他管理问题上的应用。铁柱憨笑着,有啥说啥,用“猪圈卫生”比喻工作环境的重要性,用“猪群分栏”比喻组织架构划分,用“观察猪的食欲”比喻市场敏感度……虽然比喻粗放,却总能引发深思。
当晚,铁柱躺在宿舍床上,心里美滋滋的。
“砖爷,没想到俺这养猪的经验,还真派上大用场了!”
【哼!世间万物,运行之理皆同!汝以切身实践体悟之道,远胜那纸上空谈!然,切记不可得意忘形,‘猪的哲学’虽妙,亦需与那系统理论互为印证,方能使汝之眼界更为开阔,行事更为周全!】
“俺明白!”铁柱重重地点了点头。
从此,“猪的哲学”在长江商学院的这个班级里成了传奇。张铁柱这个“泥石流”,不仅没有被精英的洪流冲走,反而用他源自土地的、最朴素的智慧,在这片思想的殿堂里,刻下了独属于自己的一道深深的印记。他也更加自信,带着他的“猪的哲学”和开阔的视野,准备回到他的土地上,去书写“铁柱集团”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