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员小张的晕倒,如同一盆冰水,浇醒了包括铁柱在内的所有“铁柱集团”元老。他们真切地认识到,过去那种依靠人情、信任和朴素记录的管理方式,在资本市场的巨轮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上市之路,光有情怀和利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套坚硬的、符合规则的“铠甲”护身。
高博团队离开前,给出了一份详尽的《管理建议书》,里面罗列了“铁柱集团”在财务、内控、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等各个方面存在的数十项重大缺陷和改进建议。那份报告沉甸甸的,压得铁柱和王翠花几乎喘不过气。
“铁柱,咱们这摊子……是不是烂到骨子里了?”王翠花看着报告里那些刺眼的“缺失”、“不规范”、“高风险”等字眼,声音带着哽咽。
铁柱深吸一口气,用力拍了拍那份报告,眼神却异常坚定:“翠花,别泄气!高经理说得对,这不是烂,是‘原生’!就像咱们地里的野庄稼,长得旺,但东倒西歪。现在要移栽到大田里,就得修剪、扶正、搭架子!过程疼,但以后才能结更多、更好的果子!”
他立刻召集了核心层开会,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不惜代价,聘请最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全面导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集团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规范化改造”!
在冷凌月和沈先生的引荐下,一支由前跨国企业高管、资深hR专家、顶尖律所合伙人和It系统架构师组成的“豪华”顾问团队入驻了张家沟。领头的是位姓赵的博士,五十岁上下,精神矍铄,言谈举止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赵博士团队的第一把火,就烧得整个集团人仰马翻。
他们首先拿人力资源开刀。要求所有员工,包括合作社的社员,必须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薪酬结构、绩效考核标准和保密条款。这一下就炸了锅。
“啥?跟自个儿村里干活还要签合同?这不外道了吗?”不少老社员嚷嚷起来,觉得这是不信任他们。
“绩效考核?咋考核?俺种地还要考试不成?”
“保密协议?俺还能把咱种黄瓜的法子告诉隔壁村去?”
李狗蛋更是跳脚:“俺是保安队长!俺负责全村……不,全集团的安全!签啥合同?铁柱哥信得过俺就行!”
赵博士面对这些质疑,没有妥协,而是组织了一场全员大会。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用了一个比喻:
“乡亲们,大家想想,咱们以前家里盖房子,亲戚邻居都来帮忙,靠的是情分。但现在咱们集团要盖的是摩天大楼,情分还能把每一块砖都砌得横平竖直吗?还能保证大楼几十年不倒吗?合同、制度,就是盖摩天大楼的图纸和施工标准!它不是不信大家,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也是为了保护咱们共同的大楼不出问题!绩效考核,不是为难大家,是让干得好的人,挣得更多,更有奔头!”
铁柱也站出来,以身作则,第一个签署了规范的董事长聘用合同和绩效考核书。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赵博士说得对!咱们现在不是小打小闹了,是正规军!就得有正规军的规矩!这规矩,先从俺铁柱做起!谁不适应,可以提,可以学,但不能不遵守!”
在王翠花和几位年轻骨干的带头下,加上铁柱的强力推动,劳动合同和基础绩效考核制度总算艰难地推行了下去。
紧接着,是流程再造。赵博士团队引入了oA办公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要求所有采购、报销、审批、生产计划都必须线上走流程,留下电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