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议和!(一)(2 / 2)

他这番话,既承认了现实的严峻,又展现了手中仍有底牌的强硬。

杨宇霆主张议和是基于实力对比的理性分析,而张作霖则是在绝境中,用一场局部胜利来支撑谈判的底气,展现了他绝不轻易认输的枭雄本色。

会议最终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基本确定了“以战促和”的基本方针。

——

众人散去后,张作霖单独将张学良留了下来。

办公室里只剩下父子二人。张作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对儿子说道:“六子,眼下这局面,光靠硬顶是不行了。议和,也是条路。”

张学良有些不解:“爹,既然要和,为何不让杨宇霆他们去谈?他们更熟悉……”

“你懂个屁!”张作霖没好气地打断他,瞪了一眼,“小六子,你以为带兵打仗,光靠你在讲武堂学的那点军事知识就行了?这天下大事,有时候战场之外的人情世故,比枪炮还管用!”

他放缓语气,带着点拨的意味:“我让你去,不是以奉军将领的身份,是以你‘四大爷’曹锟亲家侄子的身份!你去天津,找你四大爷(曹锟)!他跟吴佩孚再怎么着,也是直系一家人,说得上话。咱们跟他老曹家到底是儿女亲家,这层关系,现在不用,什么时候用?”

张学良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爹,您的意思是……”

张作霖眼神深邃,低声道:“情义!关键是情义二字!你见到你四大爷,多说旧情,少提条件。让他知道,我张作霖不是走投无路才去求他,是看在往日情分上,给他曹仲珊(曹锟字)一个面子,也给直奉双方留个转圜的余地,免得双方继续流血,让外人看了笑话!咱们刚在山海关打了胜仗,这就是咱们的底气!但你姿态要放低,明白吗?”

这番话,将张作霖精于权衡、深谙人情世故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他既要在谈判中保持实力带来的底气,又要利用姻亲关系打感情牌,为自己争取最有利的条件。为了大局,这位一代枭雄,不得不暂时收起锋芒,选择以柔克刚。

张学良看着父亲,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爹。我这就去准备,动身去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