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福康县保安团司令部。
常威正式走马上任。所谓的司令部,不过是东都村里一处稍大的洋楼,门口挂了个牌子罢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原保安团的所有军官和头目,简单训话,无非是“各安其位”、“跟着我常威有肉吃”、“严守军纪”之类,既安抚了人心,也立下了规矩。
随后,他单独召见了原保安团的参谋,一个名叫朱二筒的瘦高个中年人。此人看起来有些油滑,但对本地情况和保安团的老底子门清。
“朱参谋,坐。”常威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扔过去一根洋烟卷,“跟我聊聊,咱们这保安团,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都有多少家底,上头给的编制,和实际到底差多少?”
朱二筒受宠若惊地接过烟,连忙掏出火柴先给常威点上,然后才自己点上,深吸了一口,苦笑道:“常司令,不瞒您说,咱们这县保安团,跟奉军主力那是没法比。名义上是个团,实际上…唉,龙司令在的时候,满打满算,也就是两百来号人,吃喝拉撒都指望着县里和龙家自个儿贴补。”
他掰着手指头算:“上头说的那套标准连编制,227人,官兵夫役齐全,那都是梦里才有!就这,各部队还拼命吃空饷呢!能实打实有一百五六十人的连,那都算是主力部队了!”
常威眯着眼:“仔细说说,奉军主力一个连,按理都该有啥?”
朱二筒显然下过功夫,如数家珍:“按张大帅定的规矩,一个标准连,下头仨排。一个排呢,有仨班。一个班满编16人:中士班长1个,下士副班长1个,上等兵2个,一等兵4个,二等兵8个。家伙事儿嘛,10支七九式步枪,1挺捷克式轻机枪,1具掷弹筒,人手4个手榴弹。”
“这么一个排就48人,一个连三个排,光是战斗兵就快小两百了,再加上连部的军官、文书、司号、炊事班、驮马大车夫役,可不就得227号人嘛!装备也好,120条步枪,12挺轻机枪,12个掷弹筒,军官还都有大镜面傍身,阔气得很!”
他话锋一转,语气又变得苦涩:“可咱这是县保安团啊!比不得人家正规军,以前龙司令手底下那两百多号人,也就能凑出一百来条能打响的老套筒!啥捷克式轻机枪?掷弹筒?见都没见过!全是样子货,吓唬吓唬老百姓、维持一下地面治安还成,真碰上硬茬子土匪或者…或者那玩意儿…”朱二筒心有余悸地缩了缩脖子,“根本不够看!”
常威默默听着,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朱二筒说的和他了解的情况差不多。奉军体系庞大,但良莠不齐,吃空饷、装备差是普遍现象,更别说他们这种地方保安团了。
“嗯,我知道了。”常威点点头,“以后跟着我,家伙事儿会有的,饷钱也会有的。但是,人也得给我练出来!不能光吃粮不当差!”
“是是是!司令英明!”朱二筒连忙点头哈腰。
正说着,卫兵在门外报告:“司令,龙夫人来了,说是一定要当面感谢司令昨夜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