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李世民禪让!(1 / 2)

当长安城在万剑悬空的死寂中颤慄时,这则足以顛覆人间常理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的瘟疫,以超越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著四面八方疯狂扩散。

潼关以东,一支玄甲森然的大军正在疾行。

旌旗如林,刀枪如麦,十五万大军的脚步声匯成一道沉闷的雷鸣,在大地上滚滚向前。

为首两员大將,一人身披亮银甲,面容冷静坚毅,正是秦琼之子,秦怀玉。

另一人虎背熊腰,手持一柄硕大的马槊,眉宇间满是程咬金的影子,正是程处默。

“他娘的,这鬼天气,闷得人喘不过气。”

程处默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扯著嗓子抱怨。

秦怀玉目视前方,並未言语,只是眉头微蹙。

不知为何,他心中总有莫名的躁动,仿佛有什么大事即將发生。

就在此时,一骑斥候卷著漫天烟尘,疯了冲向中军。

那斥候脸上混杂著狂喜、敬畏与无法理解的癲狂,滚鞍下马时甚至绊了一跤,连滚带爬地衝到二人面前。

“报——!大捷!不!是神跡!神跡啊!”

斥候的声音尖锐得变了调,他手舞足蹈,语无伦次。

“说清楚!”

秦怀玉厉声喝道,强行压下心中的不安。

“长安!长安城!”

斥候大口喘著气,眼睛瞪得像铜铃,“太子爷……太子爷他……他召来了万剑!漫天都是剑!把整个皇宫都给罩住了!”

程处默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吼道:“你他娘的说什么胡话喝多了马尿”

“將军!千真万確!”

斥候激动得满脸通红,“消息都传疯了!说是太子爷一怒,號令天下之兵刃,什么菜刀、柴刀、破铜烂铁,全都飞到了天上,在长安城顶上悬著!剑尖全都对著太极宫!袁天罡和李淳风当场就嚇尿了,说天命已改!”

空气瞬间凝固。

程处默鬆开了手,呆立当场,那双牛眼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拳头。

秦怀玉的心臟则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他脑海中瞬间闪过太子李承乾那张总是平静淡然的脸。

原来,那平静之下,隱藏的是足以號令万剑的滔天伟力!

这已经超出了权谋,超出了兵法,这简直就是……

神!

短暂的死寂后,是山呼海啸狂热!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著,整个大军都沸腾了。

士兵们高举著手中的兵器,用尽全身力气嘶吼著,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上,写满了狂热的崇拜。

他们的太子,不是凡人!

是神!

为神而战,何惧之有!

程处默愣了半晌,猛地一拍大腿,发出一声震天的大笑:“俺的娘咧!太子爷牛啊!这是真龙天子,不,这是天帝下凡!还打个屁的仗啊,直接开进去得了!”

秦怀玉紧握著韁绳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但他很快冷静下来。

他勒马转身,面对著狂热的士兵,拔出腰间佩剑,剑指长安方向。

“传我將令!”

他的声音盖过了所有的喧囂,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中,“太子神威,天命所归!我等身为太子亲军,更要扬我军威!”

“全军,急行军!”

“目標,长安!”

储君的令牌与天降的神跡,化作了两道无可抗拒的颶风。

大军所过之处,再无任何抵抗。

当先锋兵临弘农城下,城上的守军甚至没有做出任何戒备的姿態。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

弘农太守带著一眾官吏,脱去官帽,摘下官印,匍匐在城门之外,抖如筛糠。

“罪臣……罪臣恭迎王师!恭迎太子殿下天兵!”

那太守连头都不敢抬,声音里充满了发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万剑悬於长安之上,此事已非军情,而是神话。

与神话抗衡,那是凡人该做的事吗

秦怀玉与程处默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

他们预想过势如破竹,却没想过会是如此的摧枯拉朽。

“收编降兵,整顿城防,留下一个校尉驻守。”

秦怀玉冷静地下达命令,“大军不做停留,继续前进!”

相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一路,不断上演。

潼关守將献关而降。

华阴县令开城跪迎。

渭南……

蓝田……

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一个个重要的关隘,几乎是望风而降。

当地的守军、郡兵、乡勇,在听到那则来自长安的神跡之后,再无半点战心。

他们扔下武器,或是跪地请降,或是直接加入了这支势不可挡的洪流。

十五万大军,如同一颗滚下山巔的雪球。

越滚越大,越滚越快。

当这支大军抵达距离长安不足八百里的地方时,曾经的十五万玄甲军,已经被淹没在了一片无边无际的人海之中。

兵马之数,已然破了百万!

夜幕降临,连绵不绝的营盘从山脚一直铺到远方的地平线,数不清的篝火燃起,如同將整片银河拽到了人间。

火光映照著无数张兴奋而狂热的脸,映照著如林的刀枪。

肃杀之气与冲天的战意交织在一起,直衝云霄,仿佛要將天上的星辰都染上一层血色。

秦怀玉站在一处高岗上,俯瞰著这片由他亲手缔造的战爭海洋。

百万雄兵!

兵峰赫赫,直指长安!

他知道,当这百万大军出现在长安城下的那一刻,一切都將尘埃落定。

什么世家门阀,什么朝堂爭斗,在这股足以碾碎一切的力量面前,都將化为齏粉。

长安城,玄武门。

城楼之上,风声猎猎,吹得李世民的龙袍翻飞作响,那明黄的布料即將被狂风撕裂的蝴蝶。

他负手而立,身形依旧挺拔如松,但那双曾睥睨天下、洞悉万物的眼眸里,此刻却盛满了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阴鬱。

他的目光越过高耸的垛口,落在下方那个静立的身影上。

他的儿子,大唐的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同样身著太子冠服,面容平静,眼神古井无波。

他就那样站在那里,任由父亲如鹰隼目光审视,既不卑微,也无挑衅,仿佛一尊完美的玉雕,无懈可击。

“承乾,你可知,朕站在这里,想的是什么”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沙哑,两块生锈的铁在摩擦。

这道城门,浸透了他兄弟的血,也奠定了他的皇权。

他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却发现自己养出了一头连他都感到心悸的猛虎。

李承乾微微躬身,姿態无可挑剔:“儿臣不知。儿臣只知,父皇当年於此地拨乱反正,方有今日之大唐盛世。”

“好一个拨乱反正!”

李世民忽然冷笑一声,笑声里带著刺骨的寒意,“你最近做得很好,很好啊!蜀山为你所用,世家被你血洗,现在连朕的朝堂,都快成了你的太子府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著帝王的雷霆之怒。

然而,李承乾依旧平静如水,甚至连眉毛都未曾动一下:“父皇息怒。儿臣所为,皆为巩固大唐江山,为父皇分忧。那些蠹虫硕鼠,盘踞日久,儿臣只是代父皇扫清障碍罢了。”

“代朕”

李世民气极反笑,他指著李承乾,手指微微颤抖,“你的羽翼,已经这么硬了吗你是不是觉得,朕这把老骨头,该给你挪地方了!”

父子二人,在这座象徵著皇权更叠的玄武门前,陷入了死的寂静。

空气凝固,压得周围的禁军和內侍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跟在李世民身后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更是眼观鼻,鼻观心,额头上早已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们能感觉到,皇帝与太子之间那根紧绷的弦,隨时都可能断裂。

尤其是以陇西李氏为首的几位世家官员,脸色苍白如纸,双腿打颤。

太子清洗益州世家的手段还歷歷在目,如今这矛头,似乎已经对准了他们。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一阵急促到疯狂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一道惊雷,猛地劈开了这压抑的氛围。

“八百里加急——!!”

一声嘶哑的吶喊,穿透了重重宫门,带著血与火的气息,直衝云霄。

所有人都悚然一惊,猛地回头望去。

只见一骑快马,正以不要命的速度冲向皇城。

马上骑士的身影已经与马背融为一体,他身上插著的令旗在狂风中几乎要被折断。

“让开!!”

守卫宫门的禁军大惊失生,慌忙让开一条通道。

那匹神骏的战马在衝到玄武门下时,终於力竭,悲鸣一声,轰然倒地,口鼻中喷出滚滚白沫。

马上的骑士在战马倒下的瞬间,凭藉惊人的毅力向前翻滚出去,连滚带爬地冲向城楼,口中还在用尽最后力气狂呼:“急报!八百里加急!!”

一名內侍总管连忙跑下城楼,將那几乎虚脱的信使搀扶上来。

信使浑身浴血,满面尘霜,嘴唇乾裂得龟裂的土地。

他被人架到李世民面前,用尽全身力气跪倒在地,从怀中掏出一卷用火漆密封的竹筒,双手高高举过头顶。

“陛……陛下……”

他的声音气若游丝,仿佛隨时都会断气,“百万大军……兵……兵临城下!”

“什么!”

李世民瞳孔骤然收缩,一把夺过那捲竹筒,指尖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

百万大军

这个数字一柄巨锤,狠狠砸在了李世民的心头。

他猛地撕开火漆,展开那份沾著血跡的绢帛,目光急切地扫过上面的文字。

每一个字,都一把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灵魂都在颤抖。

绢帛上没有太多繁复的言语,只有一行行触目惊心、令人头皮发麻的记录。

“……秦怀玉、程处默率军东出,势如破竹。”

“……弘农太守开城跪降。”

“……潼关守將献关而降。”

“……所过州县,望风而降,兵马滚雪球般壮大……”

“……如今,已破百万之数,兵锋直指长安!”

“轰!”

李世民只觉得脑中一声巨响,整个人如遭雷击,踉蹌著后退了两步,幸得长孙无忌眼疾手快地扶住。

“陛下!”

“陛下保重龙体!”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惊呼出声,围了上来。

李世民却仿佛没有听见,他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那份军报,又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抬起头,望向不远处的李承乾。

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此刻,嘴角似乎微微向上翘起了一个极难察觉的弧度。

那不是笑,那是宣告。

对旧时代落幕的宣告。

李世民的心,瞬间沉入了无底的深渊。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什么神跡,什么天命,都是他这个好儿子精心布下的局!

从益州开始,不,从更早的时候,这张大网就已经在悄然编织,而他,堂堂的大唐天子,竟然被蒙在鼓里,直到此刻!

他以为自己掌控著棋局,却不知自己早已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百万……大军……”

一个出身太原王氏的官员喃喃自语,双眼失神,浑身抖得如同风中落叶。

“完了……全完了……”

另一位范阳卢氏的官员,双腿一软,竟直接瘫倒在地,官帽歪到了一边,涕泪横流,狼狈不堪。

他们这些自詡为门阀砥柱、朝堂精英的世家官员,前一刻还在盘算著如何打压太子,如何维护自家的利益。